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守护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今年以来,我市围绕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精准施策,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切实为群众“家门口”的健康保障注入强劲动力,让优质医疗服务更可及、更贴心。
提标加力,公共卫生服务精细落地。2025年,我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财政补助标准达到99元,较2024年增加5元。自2009年起,我市已连续16年稳步提高这一补助标准,新增经费重点向慢性病管理领域倾斜,进一步强化慢性病患者在基层的连续服务。2025年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投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27835.79万元,通过经费精准投放,推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逐年提升,让群众能享受到更细致、更规范的健康管理服务。
筑牢网底,基层医疗防线持续夯实。我市紧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需求,截至目前,投入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4629.87万元,保障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村卫生室全面、持续实施,同时助力紧密型医共体等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在县域内平稳推进,让基层医疗服务“网”更密、“底”更牢。
此外,全市还投入165万元基层医疗卫生能力提升补助资金,专项用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四川省基层临床特色科室打造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升级等工作,从硬件建设到服务优化,全方位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育强人才,基层服务力量不断壮大。人才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引擎”。截至目前,我市投入72.47万元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县乡村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农村定向医学生专科生引进等项目,为基层医疗机构培育“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队伍;投入100.8万元民族地区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补助资金,支持医疗卫生对口支援“传帮带”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同时,投入超500万元医疗卫生辅助岗位工作生活补贴专项资金,提供278个岗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力量,为群众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支持。(记者 赵萍 魏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