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绵竹:打造“15分钟健身圈” 群众“近”享运动乐趣

2025-10-18 10:04:36 来源: 阅读:

  广场上健身、街边空地打篮球、公园里体验智慧运动……在绵竹,见缝插针、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近邻运动场”已经成为市民健身的好去处,当地掀起了全民健身热潮。

  近年来,绵竹市加快推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优化体育空间布局,积极打造“15分钟健身圈”,让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运动乐趣,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生活深度融合。

  秋日的傍晚,在汉旺镇灵桥村8组的文化广场上,老人们在双联漫步机上行走自如,孩子们在骑马机上开怀大笑,小伙子们在乒乓球桌上挥洒汗水……醒目的健身步道,开放的运动场地,应有尽有的健身器材,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健身锻炼。

  “文化广场离我家只有两三分钟的路程,我们每天都要抽时间出来锻炼一下,对身体好。”灵桥村村民冯玉章告诉记者,过去家门口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自从村里建起文化广场、配套健身路径后,大家又多了一个休闲运动的场所,生活越来越有滋有味了。

  据灵桥村党委书记熊文萍介绍,为了给群众提供丰富、优质的全民健身服务,该村按照点、线、面相结合,条、块、片互衔接的工作措施,充分利用村内零星空地、闲置地块,并挖掘现有场地设施潜力,因地制宜建设篮球场、全民健身路径以及健康步道等健身基础设施,使广大村民走出家门就能参加健身运动,营造出浓厚的全民健身氛围。

  每到周末,清平镇院通村的多功能运动场上便热闹非凡,村民们打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利用健身路径锻炼,尽情享受着运动的乐趣。

  今年6月,清平镇通过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平台,收集到村民关于在场镇修建标准化运动场所的建议。为了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体育健身需求,该镇积极联系该市教体局,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在两山湖畔修建起一座多功能运动场。“今年8月初,多功能运动场投入使用,成为周边众多村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清平镇社事办主任刘洋彬说。

  把体育为民、体育惠民落到实处,让群众做体育的“主角”。近年来,绵竹市加大城乡体育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农村全民健身广场及健身工程提档升级,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力度,利用社区空地、城镇闲置场地和公园绿地,着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描绘出了一幅城乡体育工程全覆盖、全民共享运动健身的美好画卷。

  “截至目前,我市共建成12处多功能运动场,1400余条健身路径,153处1+2农体工程,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并向村民聚居点扩展。今年,全市人均体育面积达到3.26平方米,高于国家要求水平。”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补齐设施短板,在绵竹市体育中心修建全民健身综合馆,打造国家级、省级体育公园,丰富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让“运动快乐”触手可及。(通讯员 唐妮 尹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