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绵竹:安全转移1548名避险群众

2025-07-07 11:16:35 来源: 阅读:

  7月2日下午,绵竹市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和山洪灾害风险黄色预警。为保障地质灾害隐患点附近群众生命安全,该市闻“汛”而动、快速响应,一场千人大转移就此拉开。

  下午6点,汉旺镇牛鼻子村7组,村民小组长杨远勇敲开农户家的门,一边抹去脸上的雨水,一边手脚麻利地帮老人收拾随身物品,“我们就当去亲戚家串个门,我开车送你!”据悉,当地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对全镇危旧房屋、低洼地带、山体边坡等重点区域展开拉网式排查,通过敲门入户、电话联系等方式成功劝说并安全转移33名受威胁群众。

  晚上10点,剑南街道邱家巷积水已经没过脚背,两台抽水泵正忙着将积水排出。三星街社区工作人员身着雨衣、手持电筒,逐户进行二次排查,重点防范已转移至亲友家的居民擅自返回。作为小南街地势最低洼的区域,社区专门在易积水点位配置了抽水泵,确保积水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当晚,抢在暴雨来临前,绵竹市共转移受威胁群众1393人。

  及时转移,还要妥善安置。除投亲靠友外,大批群众汇聚到一个个集中安置点。7月2日晚9点,九龙镇地灾集中安置点内灯火通明,镇村干部正在整理物资、分配床位。“安全可是头等大事,村里一通知转移,我们二话不说就收拾东西。这里住着心里踏实,能看电视、唠家常,一日三餐还准时准点送到。”村民潘银坤告诉记者。

  7月3日至4日,绵竹遭遇新一轮强降雨袭击,最大降雨量达296毫米,导致全市12个点位出现险情。

  7月3日晚上7点,广济镇金花集镇社区遭遇暴雨。该社区地灾监测员在巡查时发现,檬子树地灾点树木倾斜,山体随时可能滑坡。该社区90多岁的王肖余老人因病卧床、80多岁的老伴郭福秀坚持留下照顾,社区党委书记尹统富蹲在老人面前劝他们撤离,见老人仍在犹豫,他二话不说就背起王大爷,社区妇联主席邓贵蓉也背起郭大娘,几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趟着积水向转移安置点走去。

  晚上7点30分,九龙镇遵道社区书记郑伟在巡查龙蟒河时发现河水暴涨,上游冲下来的树木在桥洞堆积,湍急的水流随时可能冲垮堤岸。“快!立即组织沿河群众转移!”70多岁的罗婆婆瘫痪多年,和老伴相依为命,面对转移通知,老人固执地摇头:“我们哪儿也不去。”郑伟蹲在老人床边劝道:“雨势太猛了,再耽搁就危险了,我必须带你们离开!”最终,他将两位老人安全护送到附近一家民宿,安置妥当后又匆匆消失在雨中。

  在麓棠镇玫瑰新村4组,射水河河水漫过堤岸,低洼处的很多民宅已浸泡在近1米深的积水中。由麓棠派出所民警和消防指战员组成的救援小队,趟着积水挨家挨户敲门通知,“赶快撤离!水要涨上来了!”与此同时,由党员干部和村民组成的抢险队忙着在河岸抢险。晚上9点50分,随着最后一名群众被背出危房,10余名被困群众全部安全转移至安全地带。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本轮降雨期间,绵竹市共有2300余名党员干部积极投入防汛救灾、抗洪抢险,逐户排查风险,对危险区域群众特别是老弱病残孕幼等特殊群体,坚决果断组织转移安置,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至7月4日早上6点,该市累计安全转移群众1548人。(通讯员 周韵 尹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