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纳谏、零距离沟通、田边议事……这是旌阳区人大代表之家发挥联系代表与群众的桥梁作用,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见行见效的生动实践。在这个“家”里,能倾听到群众的急难愁盼,触摸到柴米油盐的民生温度。
近年来,旌阳区人大常委会紧扣全区工作大局,依托“人大代表之家”平台,面对面倾听选民心声、收集民生诉求,推动代表履职有平台、人大工作有作为,切实办好民生实事。在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中,各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结合区域特色创新工作路径,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走进东湖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接访室,一场项目推进会正在热烈进行。区人大代表组织东湖街道高槐村村两委与商家以及律师、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高槐村项目业态发展畅所欲言,共谋出路。
“我考察发现这里缺乏一些亲水项目,就向人大代表反映。他们主动介入,提出了很多意见。正是他们的支持,让我有信心在这里投资打造水上乐园。”群众代表邓月皎感慨道。
像邓月皎提出的这类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民生诉求,是人大代表们关注的重点,他们不仅“坐堂听诊”,更“出门巡诊”,深入一线实地调研,了解资金、土地、环保等关键要素情况,形成高质量意见建议。通过人大主席团、人大代表家站协调相关部门,督促完成规划审批等工作,促进项目尽快启动。此外,人大代表也会持续跟踪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既满足发展需求又保留乡村特色,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履职承诺。
“我们将积极协调资源,全力支持业主在这里扎根发展。”区人大代表、高槐村党总支书记黄灿郑重承诺。
东湖街道人大代表之家设在高槐村委会,以“敞开门纳谏、零距离沟通”为工作准则。代表之家公示代表信息、履职制度及民生实事进度,通过“可视化”管理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提升工作公信力。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东湖街道工委主任陈娟表示:“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头等大事。我们会定期组织代表进家入站,开展接待选民、走访群众、调研视察等活动,主动倾听呼声,推动问题解决。”
今年以来,东湖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积极整合联络站资源,开展活动10余次,票选民生项目3件,接待群众超600人次,推动落实建议29件,办结率100%,初步构建起“群众提、代表议、政府办、全程督”的闭环机制。这一“闭环机制”有效打通了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用精准响应让群众诉求落地有声。
德新镇则立足本地发展需求,将代表履职与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以精准服务破解发展难题。
近期,宋家堰、蓝城等康养文旅项目正如火如荼推进。在蓝城·温泉文旅和美小镇项目现场,人大代表在走访调研中得知,项目存在原天然气管线分布影响后期建设、敷设温泉水管线方案未定等问题。代表们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并与专业人士进行了认真研究,为最终形成《深化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实施方案》,为推动“泉乡康养”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省温泉旅游协会、镇政府推进项目过程中,我们人大代表主动参与,共同完成了水质认证,有力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区人大代表、德新镇人大主席陈怡说。
今年以来,德新镇开展“田边议事”等活动36场次,走访选民超800人次,解决灌溉水渠修复、道路修复等群众问题47件,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
从制度化平台到项目化实践,旌阳区人大代表之家正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架起连心桥,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幸福实践。(通讯员 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