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市什地镇与旌阳区柏隆镇,作为地域相接、人文相通的“一衣带水”好邻居,商贸往来密切、民间交流频繁,积淀下深厚情谊。然而,两镇也共同面临着距离中心城区较远、发展要素集聚不足的现实挑战。为破解这一共性难题,近日,两地携手共同签署《“零距离 邻聚力”党建联动合作协议》(简称《协议》),并同步在绵竹市政协与旌阳区政协的推动下,创新建立《跨区域联合协商机制》,旨在通过党建引领与政协协商双轮驱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一条跨区域协同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协议》明确,双方将共同打造“零距离 邻聚力”党建品牌。未来可深化拓展“联合主题党日”“毗邻村党组织结对共建”等载体,推动干部互学、党员互动,构建起跨区域、多层次、全覆盖的党建联建体系,为协同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针对产业结构相近、发展诉求相似的特点,两地将着力统筹产业规划与布局。可共同谋划建设“绵—旌毗邻合作示范区”,避免同质化竞争,推动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错位发展、互补联动,共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并整合两地土地、人才、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优势,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跨区域联合协商机制》的建立,将常态化开展联合调研、协商议事、民主监督,围绕两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共性、关联性的重大课题和民生关切,汇聚两地政协的智力与渠道资源,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跨区域的、更富建设性的参考,有效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罗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