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2025年以来,广汉市通过聚焦执法规范、强化全程监督、优化法治供给,全面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聚焦执法规范,拧紧行政执法“安全阀”
严把主体资格关。在广汉全市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理确认工作,审核确认行政执法主体74个,并完成公示,从源头规范执法权限。严格执行持证上岗、亮证检查制度,2025年动态清理执法人员电子证件85个,确保执法证件有效性、合法性和准确性。
统一检查标准尺。设立涉企行政检查公示专栏,公示行政检查文书基本格式文本、行政检查事项和依据,增强执法规范性与统一性。聚焦广汉全市行政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和执法能力水平提升,组织执法部门专题培训4场,覆盖执法人员420人次。
优化执法程序链。推广应用“法治账图”,明确执法依据、权限和流程,为执法人员提供标准化、可视化操作指引。推动执法部门完善行政裁量基准制度,动态调整“不予、免予、减轻、从轻、从重”处罚“五张清单”,2025年以来,轻微不罚、首违免罚共501例,减轻处罚34例,行政执法包容性大幅提升。
强化全程监督,织密权力运行“防护网”
拓宽诉求响应渠道。在广汉全市设置16个涉企行政执法监督联系点,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累计发放涉企行政执法满意度问卷600余份,收集整改问题线索15条,企业反馈通道高效畅通。
创新执法监督模式。完善并运用行政执法监督专家库,开展“伴随式”执法监督5次,纠正不规范问题5个,确保执法行为规范透明。大力推行“天府入企码”,以数字赋能推动执法检查透明化、规范化、智能化,截至目前,已组织广汉市相关执法部门参加“天府入企码”操作培训会,执法部门“亮码入企”316次,市场主体评价数21次,均为满意。
持续巩固监督成效。常态化组织案卷集中评查,2025年以来,组织涉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130件,对发现问题及时制发监督文书,督促整改问题16个,同步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回访制度,回访企业58家,企业满意度显著提升。
优化法治供给,延伸助企纾困“保障链”
精准匹配企业法治需求。在德阳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集法律咨询、律师、公证等服务为一体,为园区企业提供全链条、一站式精准服务,2025年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36次,送法进企业123次,惠及企业500余家。
提升企业从业人员法治素养。依托2025年“民法典宣传月”,组织92家企业参加“‘典’进企业 法护营商”专项普法活动,聚焦企业关切的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通过以案释法、互动答疑等形式精准普法。2025年以来,针对企业开展专项法治讲座16场,提供法律咨询680余次,持续提升企业依法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
高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积极构建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商会、知识产权、民事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聚焦企业高频多发的纠纷类型,提供专业、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2025年以来,成功调解涉企纠纷21件,涉及金额737.6万元。(通讯员 蓝灵)
下一篇:德阳看见“浪浪山”的城市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