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德阳高新区的各传感器企业,所见之处皆是一派繁忙景象。作为全国重要的传感器产业集聚区,从精密光学到智能传感,从工业检测到消费电子,园区内的传感器企业正以“开年即冲刺”的姿态,以智能化生产、创新研发为驱动,争分夺秒赶订单,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德阳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近日,一款“德阳产”机器狗在微信朋友圈火热“出圈”。该产品来自德阳高新区的四川东宇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属于轻型四足自主作业机器人,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自主化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和任务需求,为变电站的智能化、无人化巡检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在该公司操作间内,工作人员正在赶制一批便携式热成像仪。与传统热成像仪产品相比,该产品具有体积小、易操作的特点,同时具有自动缺陷识别、一键生成报告、内网系统无缝连接等功能。据介绍,这款便携式热成像仪可装备在机器狗上,广泛应用于变电、配网运维人员进行现场巡视、故障检测和辅助决策,红外图谱资料可现场实时分析,缩短了巡视工作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项目正处于推广阶段,公司已陆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大量订单。此外,该公司自行研发的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统、边缘物联代理服务器等硬核产品也是电力、工业等行业客户争相订购的宠儿,预计今年产品产值将达3000万元。
在川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产品试制室,工作人员正在对企业最新研发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进行最后的调试,这款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和传输井口的压力、温度等数据,以往要靠人工监测多个点位,现在只需要一台设备便能完成,作业效率和安全性大幅提升。
“该装置把数据整合,以无线的方式发送到各个监控点,数据采集精度可达到0.3级,已是国内先进水平,年产值可实现700万元左右。”川亿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江涛表示。
作为首批入驻三星湖传感技术研究院的传感器企业,川亿石油不断强化创新主体地位,与西南石油大学合力开发石油行业控制采集软件,每年将10%左右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同时聚焦关键性技术研发、新产品开发、产线运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前,企业已获得33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
近年来,广汉加强“一库一院两中心”建设,针对传感器企业在初创、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对外合作、市场开拓、人才引进等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出台专项政策,靶向扶持,为传感器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2021年12月成功举行“中国西部传感谷”发布会以来,广汉目前已建成传感技术产业研究院、四川省传感器产业孵化中心、四川省传感器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与华为、百度、北微传感、国科创同、泛普科技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聚集传感器生产及系统集成企业20余家,传感器产业产值超10亿元,为国内传感产业发展再添生力军,持续擦亮“中国西部传感谷”金字招牌。(记者 付帅 通讯员 黄珂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