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筑巢引凤”建基地。通过财政奖补、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扶持壮大白玉县察青松多公司藏香猪繁育场、育肥场、白玉县赠科乡下比沙村绅忠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家企业(合作社)3个基地,采用“自繁自养”一体化生态养殖模式,“配种-产崽-育肥-出栏”全套独立完成方式,实现生态生猪养殖规模化经营。目前,累计投资1100万元,建成大型生猪养殖场3个,占地面积32480平方米,新增母猪59头,种猪8头,预计年底生猪存栏640头。
⑵“变废为宝”促环保。采取微生物除臭+干清粪+污水发酵循环用水(零排放)方式,无害化处理猪粪,并在基地周边大力发展青菜、冬瓜、马铃薯、圣女果等产业,形成“猪+粪+果蔬”种养循环发展体系,实现粪污资源化循环利用。目前,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8%以上,粪污综合利用率达100%,畜禽粪污实现全部还田利用,水体深化处理工艺及各项环保指标均达标,年均解决白玉县德沙中药材基地400余亩的生物粪肥需求。
⑶“转型发展”增就业。采用“1层猪舍、1个专家、2个工人、养50头猪”的“1125”养殖方式,积极探索“互联网+”生态养殖全程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模式,提升生猪养殖规模及效率。同时,大力发展猪饲料加工、仔猪繁殖、生态猪养殖,延伸生产、加工等产业链,推动生猪养殖转型发展。目前,引进养殖专家8人,实现人均年增收72000元以上;带动周边76户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篇: 色达县“三举措”构建护“薪”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