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中省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绵竹 体验酒文化深厚底蕴 感受高质量发展成果

2025-06-13 07:17:01 来源: 阅读:

  6月10日,在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开幕前夕,由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社、国际在线、中国网、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四川经济日报等中省媒体记者组成的大型采访团走进绵竹,实地感受当地的酒文化底蕴和高质量发展成果,持续提升“中国美酒名城”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在大唐国酒生态园,媒体采访团先后来到谷壳清蒸车间和曲酒九车间,参观绵竹白酒的酿制过程,感受“数智化”对传统酿酒技艺的升级和赋能,并与车间负责人深入交流。据了解,剑南春集团公司在国内首创立式谷壳清蒸冷却一体机,实现自动化生产,新增产能可观。曲酒九车间全部建成投用后,预计将年产曲酒近万吨。

  贮藏是剑南春传统酿造技艺的重要一环。在剑南春万吨陶坛库内,2.3万余个陶坛正进行着静默的“修行”。每个陶坛容量1000升,全都经高温烧结而成,特殊的微孔网状结构让坛中的酒液能够自由呼吸,为氧化、酯化等系列反应提供条件,让酒体更加醇厚浓郁,芳香饱满。该陶坛库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单体原酒陶坛陈贮库。这种凝刻着千年酿酒智慧传统的储存方式,确保了剑南春酒的独特品质,也彰显着对传统文化的遵循。

  剑南春依托“剑南春酒坊遗址”和“天益老号”酒坊打造“旅游+工业”的剑南老街,将当地酒文化、年画文化、三国文化融入其中,漫步青瓦石板,穿过老街小巷,仿佛置身千年之前的酒肆茶坊。媒体采访团走进景区内的天益老号博物馆,通过文物佐证、文献记载、情景复刻,详细了解绵竹产区悠久的酿酒史与剑南春品牌的发展史。

  在天益老号博物馆旁,传承了1500余年的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至今仍在酿酒。酿酒工人们传承着剑南春非遗酿造技艺,润粮、发酵、上甄。透过他们的劳动,媒体采访团看到了千年以来剑南春酿酒师的匠心传承。精湛的技艺与天益老号古窖池群,共同构成了剑南春的品质密码。

  走进位于什地镇的东圣酒业酿酒车间,工人们正在接取刚蒸馏好的原浆酒,一股白酒的芳香扑鼻而来。媒体采访团纷纷记录下蒸馏取酒画面,并详细了解制酒过程。东圣酒业拥有窖池2004口,年产量12000千升,储酒53000千升,年瓶装酒产能500万件,拥有415个商标、65项专利。近年来,东圣酒业高度重视酒文化挖掘,“东圣道生一”“年画”系列酒畅销全国,企业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川酒新金花”“首届四川原酒生产企业20强”“四川省八大优质原酒生产企业”等诸多荣誉。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记,媒体采访团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绵竹产区发展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川酒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深度探寻。他们将通过笔头和镜头,网上网下联动、内宣外宣同频,多角度切入报道,向外界展现蓬勃发展的“美酒名城·画境绵竹”。(通讯员 张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