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去景观化”保护自然原生态。依托“金菩提”研讨会平台,开展“一村一队”宣讲,引导村民自查自咎影响传统村落环境问题1475起,依法拆除违规建筑物1.1万平方米,还原村庄绿水青山。
⑵“去商业化”保留更多原住民。开展藏民居安全用电线路改造“绿盾行动”和全域无垃圾行动,实施“五改三建”专项行动,推行“来客就是新村民”,每年吸引入乡新村民44万名,推动300余人返乡就业创业。
⑶“去公园化”保持村落原业态。以白藏房建筑为特色,开展白藏房屋面防水修缮项目奖补试点,改造提升精品乡村民宿60余家,收入9900余万元。依托苹果、藏猪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创新“传统村落+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模式,认证有机产品13类17个。统筹利用村落原有绿地资源和闲置建筑资源,打造农文旅特色产品售卖点10余个,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28个,带动户均增收3000余元。
⑷“去城市化”保存传统原文化。传承发扬本地“白色灌礼”传统保护工艺,每年金秋以酥油茶壶为器皿、以“沙盖土”等材料浇灌白藏房墙头,坚固建筑墙体,有效保护白藏房1470余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