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绵竹:“三官”进家入站 激活民主“末梢神经”

2025-07-15 12:25:37 来源: 阅读: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的版图中,绵竹正以一项创新机制描绘着独特的治理画卷。

  新修订的《代表法》着重强调国家机关需强化与人大代表的联系,全力支持代表履职。在此时代背景下,绵竹市人大常委会顺势而为,同步推出两份意义非凡的文件——《绵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官检察官警官“进家入站”联系人大代表工作规程(试行)》与《绵竹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建立法官检察官警官“进家入站”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机制的实施方案》。这两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法官、检察官、警官进家入站”这一创新机制正式在绵竹落地生根,不仅是对国家法律的有力践行,更是绵竹将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全力打通基层民主的“最后一公里”。

  “三官”下沉 搭建立体民意通道

  绵竹的这一机制设计,绝非简单的表面联络,而是精心构建起“定点+定向+线上”的三维立体民意通道。在人大代表之家,专门设立的“三官服务岗”,让以往被动等待群众来访的模式成为历史,“三官”主动驻点,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每季度固定开展的“联系人大代表工作日”,保证了沟通交流的频次与深度,使问题能被深入探讨、有效解决;而线上的“代表·三官直通车”平台,更是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民意能够通过指尖迅速传递,真正实现了“指尖上的民主”。

  当法官在联络站中细致解读《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用专业知识武装群众,提升大家的防范意识;检察官协同代表化解复杂的家事纠纷,以法律为准绳,以情理为纽带,促进家庭和谐;警官在线及时回应社区治安热点,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时,民意不再是模糊、抽象的概念,而是具象化为一个个被解决的问题。专业力量向基层“家、站”的集结,如同为民主注入了鲜活血液,让民主的毛细血管充满生机与活力,变得更加充盈。

  专业赋能 增强代表履职底气

  这一创新机制的核心要义,在于为人大代表依法监督赋予强大的专业动能。“三官”凭借自身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为人大代表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咨询,协助代表对各类案件进行有效监督,还通过每季度定期举办的法治讲座,为代表们充电赋能,不断提升代表的法律素养。

  当代表们审议工作报告、提出议案建议时,背后有了专业力量的支撑,便能精准聚焦司法改革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执法规范方面的痛点所在。这种专业赋能,彻底改变了以往代表监督可能存在的“外行看热闹”的局面,使得代表监督转化为推动司法公正、提升执法效能的实质性力量。代表法律素养的逐步提升,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稳步迈进的坚实阶梯,让民主的实现更具深度与广度。

  闭环运行 推动民主实效落地

  任何制度的生命力都离不开有效的执行与及时的反馈,绵竹的“三官进家入站”机制在这方面同样考虑周全。“代表建议—三官反馈—人大督办”的闭环运行机制,确保了民意不会石沉大海、空转无果:对于一般问题,要求“三官”在10日内给予答复,迅速回应群众关切;复杂问题也需在30日内提交详细的整改方案,展现解决问题的决心与诚意。

  年度专项报告、满意度测评与目标考核紧密挂钩,将“三官”的工作表现量化评估,“优秀三官服务案例”更是成为干警晋升奖惩的关键参考依据。同时,引入“代表建议转化率”“群众诉求解决率”等量化指标,让机制运行的成效变得可感知、可测量。当监督本身也被纳入监督体系,民主就不再仅仅停留在程序层面,而是迈向了实质阶段,治理效能在一个个“真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充分彰显,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民主带来的红利。

  “三官进家入站”机制蕴含着深层价值,它重新构建了基层治理的逻辑链条:专业司法力量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精准赋能,使得民意收集与问题解决实现高效贯通,最终形成“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良好治理闭环。绵竹的积极探索有力地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正深深蕴藏于这些能够让民意“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制度创新之中。当法袍、检徽、警衔与代表证在基层人大代表之家相互辉映,一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基层民主实践的深度对话已然开启,这其中既展现了权力的谦抑与为民服务的宗旨,更闪耀着坚定的制度自信光芒,为基层民主治理书写着新的篇章,指引着未来的发展方向。(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赵旭东 吴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