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什邡探索”

2025-04-12 09:15:28 来源: 阅读:

  平安,是群众朴实的期盼,是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更是社会和谐稳定的保障。

  近日,中央政法委举行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现场会。会议强调,综治中心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载体,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确保人民群众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依法办。

  在什邡市马井镇,年过六旬的刘阿姨对家门口的综治中心赞不绝口。如今在什邡,像刘阿姨一样通过综治中心化解烦心事的群众越来越多,一场以“群众只进一扇门”为目标的基层治理革新正在什邡大地悄然展开。

  近年来,什邡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探索“平安感知源”工作体系,统筹推进平安建设和市域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平安建设“升级版”,不断进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什邡探索”,推动城市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之间良性互动,形成了独具社会治理的“什邡样本”。

  一组数据可以佐证:什邡市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排名一直位列德阳市第一名,矛盾纠纷化解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7%以上;2024年摸排各类矛盾纠纷3712件,化解3630件,调解成功率达到97.8%……

  “回望平安什邡建设路,什邡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镌刻着使命与责任,记录着踏实与坚定。”什邡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什邡平安感知源建设,为经济发展赋能、为社会事业夯基、为生态文明建设助力,走出了一条积小安为大安的平安建设之路……

  建立三级感知载体

  综治中心是整合社会治理资源的工作平台,其实体化运行至关重要。

  在什邡市,全面改造升级后的什邡市级综治中心刷新了人们对基层治理的认知。这里整合多个部门资源,设置几大功能区,实行“首办责任制”,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一应俱全。

  “就像进了三甲医院,各科专家都在同一栋楼里。”前来调解劳资纠纷的张先生感慨道。

  在提升规范化建设、推行实体化运行上,什邡下足功夫。

  什邡市委政法委在市乡村建立三级综治中心、村(社区)综治室全覆盖建成运行的基础上,推动各地进一步建好基础设施,加强资源整合,配强人员力量,完善工作机制。10个乡镇(街道)的综治中心全面建成,124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建成,以综治中心为核心,什邡提出将“平安感知源”作为平安什邡建设一项重点工作,加强综治中心、综合网格党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社会治理制度机制和“网格发令、部门执行”处置机制。

  何为平安感知源?

  “平安感知源类似‘神经元’,以多触点多层面全方位感知细微的不平安,每一触点灵敏度极高,各种微量信息通过多触点汇集,形成大数据到神经中枢,实现分层级精准感知、反射、处置。”什邡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最终目的是拓展感知触点,提升触点灵敏度和精准度,多触点精准感知每一网格的民情民意、矛盾纠纷、社会风险等。再通过分类识别、分类施策、落实措施,实现服务更精细、管理更到位、管控更精准。

  “平安感知源”怎么建?

  “我们正在打造三级感知载体,依托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多中心’合一综治中心建设,进行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目前什邡市三级综治中心建设完成情况已经实现三个100%。”该负责人介绍说,以社情、矛盾、风险感知源为三大突破口,让感知更精准,促精准建源、齐抓共管,筑牢社会安全基石,以解决“信息不通、联动不力、效率不高”等痛点,加快建设“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全面推行家事调查员机制,持续健全完善“141+N”工作机制,逐步构建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

  目前,什邡市平安感知源“三级感知载体”初步形成,通过建立三大感知源,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更全面、更精准。

  村级矛盾纠纷全面动态排查,市镇调解力量下沉到村联动调解,并进一步完善体系,确保村级化解率提升到98%以上,实现“小事不出村,且防范小事变成大事……”如今,在什邡,平安感知源建设在农村、社区不断走深走实。

  拓宽三大感知渠道

  迸发平安感知的活力,离不开感知渠道的畅通。

  近年来,什邡市依托人感、技感、网感三大感知手段,全面拓宽“平安感知源”感知渠道。

  2024年10月,什邡市城东村网格员日常巡查时,村民向其反映一食品厂因租赁合同到期,搬迁厂址至外地,由于距离较远,城东村12名村民不愿到新厂址上班,工人和老板因经济补偿问题发生矛盾纠纷。

  接到信息后,网格员立即向村反映,由于涉及人数较多,城东村立即上报街道。最终经过调解员反复劝说和开导,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在什邡,这样的网格员有194位。网格员聚焦基层治理“最后一米”,积极投身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实现资源在网格内整合、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服务在网格内落实的“一网共治”“一网共享”目标,为群众提供了全方位、一体化服务。

  什邡不断发挥“人感”力量,以网格员、村居民小组长、市民建立起人员平安感知队伍,成为矛盾调解工作的“智囊团”力量,助力感知调解什邡每个纠纷角落。

  面对庞大复杂的群体,光靠人员感知远远不够,“技感”正不断补充“人感”力量。

  为加强“技感”力量,什邡充分整合巡逻巡防、网格化管理等力量,构建“雪亮工程”“线上”监控、综治力量“线下”快处的应急保障机制。汇聚公安慧眼、交通等部门行业的视频资源,并支撑城管、应急等部门建设视频二级平台,在智能交通、服务民生等领域实现“治理全覆盖”,整合了一套技感感知源,分层级、分权限使用。结合平台互联互通优势,高效流转各类信息,为治安防控、突发事件处置、巡逻守护等工作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过去调解纠纷像‘盲人摸象’,现在有了技感支撑,矛盾隐患一目了然。”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除了厚植“人感”“技感”力量,什邡还织牢“一张网”,强化网感力量,依托德阳市“一站式”调处平台,从网格员收集信息,再到后期村、镇、市流转,全都通过信息化实现。在该市市级层面,全面贯通视联网系统,实现上下级综治中心的联勤联动,让综治中心成为数据信息中枢,实现“治理”向“智理”跨越;在镇级层面,完善分流交办、吹哨报到等工作机制,融合派出所、司法、调解、应急、消防、法律服务等工作力量进驻,打造基层社会治理一站式“便民窗口”。

  “一网统管”日益成为城市提升治理效能的建设焦点。现已连通公安、人社等11部门17个业务系统,建立起一体协同的社会治理新模式。随着“全城通办”“省内通办”“湾区通办”“跨省通办”的形成,政务服务的便捷度也在不断刷新。

  如今,什邡正加快建设平安感知源,拓展感知触点,提升触点灵敏度和精准度,精准感知每一网格的民情民意、矛盾纠纷、社会风险等,通过分类识别、分类施策、落实措施,实现服务更精细、管理更到位、管控更精准。

  完善一套感知应对体系

  “感知”后如何进行矛盾纠纷化解?

  什邡正完善一套应对体系,实现纠纷“一站式”调处和源头防范。

  “谢谢您的操心,这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纠纷难题。”2024年12月,在马祖镇综治中心,居民李某拉着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此前,李某因事与邻居产生了纠纷,在工作人员的耐心调解之下,两家握手言和。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是什邡市搭建平安感知源体系,进行平安建设最生动的注解。

  近年来,什邡以提升“服务、护航、化解、管控”等四大能力为目标,因人施策、因事制宜,实现平安什邡共建共治共享,充分发动群众,夯实村级力量,实现村级动态排查更全面,研判分析更精准。进一步完善调解体系,市、镇力量下沉到村联动调解,确保村级化解率提升到98%以上,实现“小事不出村,防范“大事不出镇”。

  在创新中下功夫,什邡推行市、镇、村的“全市调处三分法”,针对矛盾纠纷分层定责、分层调处、分类管控,在村级层面实现“小事不出村”防范“小事变大事”,在镇级层面督促“小事不出村”实现“大事不出镇”;而该市市级层面则作为矛盾风险“最后一道防线”。

  同时,扎根基层土壤,什邡充分发动群众,夯实村级力量,实现村级动态排查更全面,研判分析更精准,进一步完善调解体系,让市、镇力量下沉到村,使镇村“四步调解法”+“四联动”规范化流转和报送,努力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此外,什邡还建立健全“一站式”矛盾化解服务体系,集合全市多个部门力量进驻综治中心,完善“镇街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全面支撑“平安感知源”体系有效运作,确保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一个个创新实践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平安什邡建设之路。什邡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丁斌表示,未来,什邡将继续以平安什邡建设为目标,锻造基层社会治理新引擎,打造更多“善治样本”。(记者 张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