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普通高中招生计划增加 新增“职普融通”综合高中招生

2025-03-06 09:55:20 来源: 阅读:

  3月5日上午,2025年德阳市中考中招新闻发布会举行。会上,公布了今年全市中考中招主要工作安排、主要变化等情况。据悉,今年中考文化考试时间为6月12日—6月14日。

  2025年中考中招主要变化

  变化一

  持续增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根据2025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招生规模和初中毕业生人数变化情况,动态调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今年将在去年基础上继续增加普通高中招生比例,以更好满足学生就读普通高中的需求。

  变化二

  调整中考成绩等级划分范围。中考学科成绩及总分成绩仍以A1、A2、B1、B2、C1、C2、D1、D2共8个等级呈现,A1为1—3500名、A2为3501—7000名、B1为7001—10500名、B2为10501—14000名,B2及以上等级每段各增加500人,合计增加2000人。顺延C1、C2、D1、D2等级范围,即C1为14001—18000名、C2为18001—22000名、D1为22001—26000名、D2为26001名以后。

  变化三

  调整录取批次。由2024年的6个批次调整为5个批次,第一批:德阳中学、德阳五中;第二批:全市其他普通高中学校(不含德阳中学、德阳五中);第三批:特长生;第四批:综合高中;第五批:中等职业学校职普融通班和中等职业学校。

  变化四

  新增综合高中招生。综合高中是高中阶段职普融通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即在中职学校内增设普通高中办学类型,所招收学生在中职学校就读,注册为普通高中学籍,主要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毕业后参加普通高考。

  变化五

  将“校园欺凌”纳入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被认定为“校园欺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不得评定为B等及以上等级,按照录取规则,此类学生将不能被录取到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

  考生报名时间

  考生报名时间为2月19日—3月6日。

  考试时间安排

  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体育考试、实验操作考试、音乐、美术考试时间安排:

  全市英语听说能力测试时间为4月10日,体育考试时间为4月9日至4月30日,实验操作考试时间为4月15日至5月7日,音乐、美术考试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30日,具体考试时间由各区(市、县)教体局结合工作实际自行确定。

  文化考试安排:

  6月12日(星期四)9:00—11:00语文;14:30—16:10理科综合(物理、化学)

  6月13日(星期五)9:00—11:00数学;14:30—16:10文科综合(历史、道德与法治)

  6月14日(星期六)9:00—10:40英语;14:30—16:10生物学、地理(初二年级)

  中考分值及成绩呈现方式

  考试分值:考试科目原始分值总计870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每科满分150分,其中英语笔试120分,英语听说能力测试30分。文科综合满分150分,其中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地理30分。理科综合满分200分,其中物理95分(笔试85分,实验操作10分)、化学70分(笔试60分,实验操作10分)、生物学35分(笔试30分,实验操作5分)。体育满分70分。

  成绩呈现方式:中考学科成绩及总分成绩仍以A1、A2、B1、B2、C1、C2、D1、D2共8个等级呈现。

  志愿填报

  填报时间:5月16日至5月23日为志愿填报时间;6月15日上午8:30至6月17日下午18:00为志愿调整时间。

  填报方式:考生及家长通过德阳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绑定中考志愿填报账号,在微信平台用绑定的微信账号进行志愿填报;也可直接通过德阳市招生考试网,使用中考志愿填报账号登录填报志愿。

  成绩下达及查分

  中考成绩由市教育考试院发布,各区(市、县)招办和初中学校是通知成绩的主体渠道,考生及家长也可通过“德阳招生考试”微信公众号或登陆德阳市招生考试网查询成绩。6月20日11:00下达考试成绩,需要查分的考生6月20日18:00前向所在学校提出申请。

  加分政策

  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籍考生及符合政策的留学人员子女可享受5分加分政策。

  烈士子女按《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四川省军区政治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烈士纪念工作的实施意见》执行;军人子女按《四川省〈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实施细则》和《四川省贯彻〈关于进一步做好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工作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执行。

  见义勇为人员子女按《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综治办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执行。

  按照相关政策做好我市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工作者和支援湖北医疗队全体人员子女、我市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我市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高中入学工作。(记者 刘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