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什邡市蓥华镇 一泓清泉 从“源头”流到百姓“心头”

2024-11-28 12:16:15 来源: 阅读:

  “现在用水很方便,水质也很好!家里洗澡、喂猪都用的这水啊!”日前,什邡市蓥华镇杉木林村3组村民胡邦海正在做饭,看着自家水龙头流出的清甜的自来水,他脸上乐开了花。和他一样开心的,还有其他乡镇的1万多户村民。这得益于什邡市山区供水保障项目的实施。

  近年来,什邡市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让一泓清泉成为城乡居民幸福感的“不竭之源”。特别是在2022年,什邡市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乡村水务示范县后,着力于“源头”到“龙头”“田头”,加速推进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保障体系、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百姓甜在“心头”。

  好水同饮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什邡市湔氐镇龙居寺村的什邡市城乡供水保障项目四水厂工程施工现场,清水池旋挖,钢筋笼灌注,桩基础钻孔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该工程于今年10月动工,占地67亩,建成后日供水规模10万立方米。

  什邡市城区的供水水源主要来自都江堰人民渠,2022年什邡市八角水库(冰川湖)建成运行后,虽然部分缓解了城区供水紧张的现状,但无法保障农村地区的供水安全和城市用水的需求。同时,什邡市农村供水的水源多来自地下水及山溪沟,供水保障能力总体比较低,存在着小型供水站多且分散、规模化供水程度总体不高、工程建设标准偏低、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什邡市委、市政府将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纳入主要民生工程之一。在入选乡村水务示范县后,当地上下齐心协力,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施,改善农村供水基础条件,推动实现城乡供水均等化服务和高质量发展。

  据悉,当地实施的城乡供水保障项目,是什邡市“十四五”规划项目。项目总投资69947万元,引用长江次级支流石亭江优质山泉水作为水源,新建引水枢纽、净水厂等。项目完工后,将为什邡市8个镇(街道)26.23万名村镇居民和什邡经济开发区北区企业供应安全优质的生活用水,全面提升当地城乡居民饮水保障水平。

  什邡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待城乡供水保障项目建成后,计划与现有的八角水库(冰川湖)至三水厂的供水主管相连接,构建“二厂”(三水厂、四水厂)、“三源”(冰川湖水源、石亭江水源、人民渠水源)互联互通互补的城乡供水“一体”保障系统,有效提升什邡规模化供水能力、水源水质安全管控能力、供水抗风险能力,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好水共用

  保障生产和生态用水

  什邡市主要的资源制约就是水。为此,什邡坚持多管齐下、多举发力,着力用好都江堰人民渠干渠、湔江、石亭江等区域内主要水源,保障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通过大力实施水利项目,不断优化生产供水,提升灌区供水保障能力,为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打下坚实基础。

  2024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的都江堰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人民渠干渠6号支渠整治项目,投资1186.22万元,整治渠道总长8163米,保障了国家级蔬菜基地马井镇灌区2.2万亩水稻、蔬菜作物生产用水。

  水美新村建设方面,什邡市通过充分整合农业农村、水利、乡村振兴的相关资金,2022年以来建成了11个水美新村及白鱼河湿地、筏子河湿地等一批河湖公园。基于河湖公园调蓄空间的建立,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为什邡这座2300多年的古城提供了优美的生态水景。

  据了解,通过近3年的乡村水务建设,什邡市共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资金7.3亿元,当地的自来水普及率提升到91.14%,规模化供水率提升24个百分点,有效提升了农村供水保障水平。

  “小小一滴水,关乎大民生。一个地区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供水安全、水环境等基础设施问题。借助省级乡村水务示范县建设契机,什邡加快县域水网体系和现代化水管理体系建设,从‘源头’到‘田头’‘龙头’,进一步增强用水保障能力,让40万城乡居民同饮优质的自来水。”什邡市水利局有关负责人说。(记者 张伟 通讯员 易延端 王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