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搭建就业桥梁,精准推介岗位。通过县融媒体中心、人力资源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招聘信息、创业政策,促进就业。截至目前,线上线下发布岗位信息7000余个,收集就业岗位6000余个,引导外出务工6146人。
⑵突出政策保障,确保就业无忧。争取对口支援、地方配套等资金,积极兑现一次性交通补贴、稳岗固岗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发放创业补贴11万元,惠及11人,为跨区域务工就业三个月以上的230人发放一次性交通补助21.16万元。鼓励合作社、优秀企业等经济实体申报就业帮扶基地并给予5万元补助资金,以产业带动就业为突破口,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目前,培育就业帮扶基地18个,吸纳本地脱贫劳动力121人。
⑶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质效。聚焦群众实际需求,针对性开展缝纫、挖掘机、中式烹饪、创业(SYB)等培训,截至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6期,培训948人,发放培训补贴229.49万元,926余人实现灵活就业,22人实现三个月以上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