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动物疫病高发季节,也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关键期。连日来,绵竹市扎实开展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打好春季动物防疫“预防针”,为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和群众持续增收保驾护航。
“今天我们在集中打疫苗,大家把家里的狗赶紧拉出来打针了。”4月8日上午,在富新镇吉兆村,随着流动小喇叭响起,村民们拉着自家的小狗来到疫苗集中接种现场。不到5秒钟,村级防疫员汪兆华便熟练地注射完一针狂犬疫苗,他还不忘提醒村民,一旦发现犬只出现发热、咳嗽、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在集中免疫期间,我们实行分片负责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引导村民科学饲养、规范防疫,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氛围。”汪兆华告诉记者,他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挨家挨户细致排查,详细登记犬只接种信息,做到“应免尽免”。
在什地镇五方村五组,村级防疫员身穿白大褂,正走村串户为村民们饲养的牛、羊、猪、狗、鸡、鸭、兔等畜禽接种疫苗。每到一户,他们都详细记录畜禽的养殖数量、饲养管理、疫苗接种等情况,仔细察看畜禽健康状况,并有针对性地向村民传授圈舍消毒的正确方法、免疫应激反应的观察要点以及处理技巧等实用的畜牧防疫“诀窍”。
“每年春秋两季村上的防疫员都要来家里免费给畜禽接种疫苗,真的很方便,我们也放心。”村民张昌琼说,打完疫苗后,防疫员还会进行饲养管理、消毒防疫等方面的指导,服务态度非常好。
“为了高效完成防疫任务,我们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对该村16个组的鸡、鸭、鹅、鸽子、兔子、猪、牛、羊等进行防疫,争取在4月15日前完成全部防疫任务,确保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五方村村级防疫员杨建峰说。
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不仅为畜牧产业系上了“安全带”,还通过技术指导增强了农户养殖信心,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今年,绵竹市统筹县、乡、村三级防疫力量,深入乡村逐家逐户开展动物疫病“拉网式”免疫工作,加强动物疫病日常监管和排查力度,真正做到“免疫无死角”。记者从绵竹市农业农村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今年全市将免疫生猪17.9万头、牛0.98万头、羊0.33万头、鸡243.8万羽、鸭28.8万羽、鹅3.1万羽,预计4月30日前完成疫苗接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