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记者在阿坝州马尔康市松岗镇的羊肚菌种植基地内看到,一朵朵黑顶白杆的羊肚菌破土而出,错落有致地“站在”菌垄上撑开“小伞苞”,长势喜人。
羊肚菌种植基地内,10多名工人正在忙碌地采收着羊肚菌。工人小心翼翼地用小刀沿着泥土之上的菌柄轻轻割断,再将其放入菌桶中,确保不损伤菌帽,以保持羊肚菌的完整性和美观,随即便将一筐筐羊肚菌搬运上车。
据了解,人工培育的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一般冬季种植、春季采收,采收时节刚好与农忙时节错开,既能提升土壤肥力,又能为当地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在大棚里采收羊肚菌,一天的工钱是150元。”当地村民洪秀鑫说,当前正值春耕时节,忙碌完农事还能到基地采收羊肚菌,自己的收入提高了不少。“当前基地种植羊肚菌约300亩,每亩羊肚菌的产量预计在500斤至800斤,预计每亩实现经济收入3万余元。”羊肚菌种植基地负责人何建国介绍道。
据了解,羊肚菌种植基地采用“公司+各种植村村集体”合作模式,由对口援建的崇州市负责项目合作中所有种植工作及引进优质菌种,马尔康市负责土地流转、基础建设、场地租赁、组织务工人员等。
何建国告诉记者,今年,种植基地将扩大至900亩,用于种植各类食用菌,预计解决当地务工人员2300余人次,务工人员实现收入35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分红资金预计达14万余元。(西拉彭措 记者 严易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