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就业。整合部门资源,开发公益性岗位4916个,优先弱劳动力贫困户、搬迁群众就业,确保除政策兜底户外,实现1户1人以上就业。同时,大力扶持就业帮扶基地、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就业,全市认定就业帮扶基地8家,成立合作社487家,辐射带动1160人实现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300余人。
(2)以工代赈补充就业。着力构建“政府+企业+劳动力”三方合作机制,鼓励川藏铁路、“四隧三绕”等大型建设项目吸纳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截至目前,在政府投资重点工程实施以工代赈项目共3个,项目资金321.8亿元,辐射带动群众务工4500余人次。
下一篇:丹巴县三举措奏响生态经济新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