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加大政策扶持优保障。每年安排不少于500万元旅游专项发展资金,重点用于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发展。细化民房集中流转、打造精品民宿等13个方面扶持措施,加大对民宿经营企业、村集体、民宿联盟协会3类扶持对象奖补力度。
⑵撬动社会资本抓落地。谋划12个乡镇40余个民宿特色村(群)赴澳门、浙江、云南等地开展招商,吸引社会投资3400万元,实现拖瓦村、甲居二村、喀咔村等3个民宿特色村(群)落地建设。将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全县民宿产业发展累计撬动投资近5亿元。
⑶锻造精品品牌促溢价。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嘉绒文化等资源,依托“曹勇艺术馆”“高校公益研学实践基地”“则姆花园”,培育“民宿+书香”“民宿+研学”“民宿+摄影”等多元旅游业态,罕额庄园民宿融合木版画、嘉绒刺绣等非遗文化,被列入中国首批“乡村遗产酒店”示范项目,年旅游综合收入均超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