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压责任。及时调整完善清洁能源安全监管“包保”责任制,27名县级领导、66名部门主要负责人、15个乡镇主要负责人全面“包保”65座水电站安全生产、防汛减灾、地灾防治等相关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责任体系。
⑵抓预防。建立健全“叫醒、叫应”机制,发布防汛、极端天气、灾害风险提示等信息,督促企业科学落实“三避让”“三紧急撤离”要求。截至目前,累计发布各类灾害风险信息1550余条,指导企业成功开展紧急撤离2次。
⑶强排查。建立首席安全官、安全员制度,组建首席安全官65名、安全员84名,从久隆公司、江边电站等龙头企业,抽调20名专家,组建县级水电站安全专家库,开展滚动式、拉网式、地毯式排查7次,发现整改隐患问题176项,约谈企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