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政策支撑。出台支持生(藏)猪产业发展九条措施,实行分类价格补贴模式,对规模养殖的合作社、家庭农场、散养户兑现一次性补贴3000元。截至目前,从县外、省外调入仔猪9760头,调出育肥猪13000头,发放各类补贴63.54万元。
⑵金融保障。通过“政府投一点+金融贷一点+企业筹一点+集体入一点”多元化资金投入模式,实施粪污处理系统、圈舍改造等16个配套设施设备项目,实现养殖、屠宰、分割、冷链、物流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累计争取省州资金50万元、县级整合710.67万元、企业自筹1850万元。
⑶企业带动。引进新希望集团和成都大沐观谷食品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引导+集体养殖+企业指导”代养新模式,打造集选种育种、生态养殖、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订单式黑山猪产业链,解决本地就业100余人。截至目前,总存栏达1万头,实现产值710万元,村集体经济分红达7万元。
上一篇:丹巴县“三字组合拳”助推乡村振兴
下一篇:康定市三举措落实旅游市场价格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