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2025三星堆论坛“文明解码”分论坛举行。来自国内外的相关知名专家学者、科研院所、考古文博机构代表、相关地方领导等参加了活动。
“文明解码”分论坛聚焦近年来国内外在多学科视角下取得的考古研究新成果与新进展,共同探寻三星堆文明的起源、发展与传播脉络,为考古与多学科合作搭建理论实践桥梁。其最引人瞩目的亮点,在于学术阵容的跨界集结与前沿科技的深度融入。
“文明解码”分论坛活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在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孙华主持的“三星堆考古发掘与研究”部分,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邦本,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龚伟,山东大学教授邓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赵海涛,四川大学教授黎海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副所长乔钢,分别对三星堆与金沙遗址的关系、甲骨文中“蜀”字的演变、三星堆玉璋加工工艺溯源、三星堆文明崛起,以及三星堆燕家院2024—2025年度考古发掘收获等,作了详细阐述和深入探讨。
在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组书记、副院长刘志岩主持的“多学科研究”部分,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马燕如、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站博士后刘百舸、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唐自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助理馆员肖娟英、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研究员马永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蒋璐蔓,分别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三星堆金质文物、三星堆青铜器彩绘工艺探索及其价值、三星堆出土玉髓、三星堆遗址小平底罐生产专业化、成都平原先秦稻作形态演变及其本地化适应,以及出土饱水象牙脱水加固关键技术等,作了精彩阐释和介绍。(记者 张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