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下午,2025三星堆论坛“文化传播”分论坛举行。聚焦国内外公众考古方法与路径、重要考古遗址博物馆展示阐释,以及新时代国际文化传播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探讨如何借新媒体、数字化技术、文化创意产业等,推动考古成果广泛传播,增强文化遗产社会影响力,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分论坛上半场,围绕“考古遗址阐释与展示”,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以“构建大遗址综合阐释与展示体系的良渚案例”为主题作分享;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王方讲解了金沙遗址博物馆展示传播的探索与实践;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王彦武以三星堆为例,分享了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潮湿环境土遗址软覆盖保护技术研究成果;安吉古城遗址博物馆馆长柯安顺阐述了社会资本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安吉实践;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涛分享了在考古成果传播中的思考;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陈淑卿就“考古成果的多维展示与历史文化的多重认同”进行了发言分享。
分论坛下半场,聚焦“多维视觉下的文化传播”,嘉宾们围绕“《三星堆新发现》的创作历程”“巴黎吉美博物馆近十年重要中国特展策划回顾”“数字阐释增进文明交流互鉴”“三星堆—金沙国际传播创新实践”“三星堆的文化传播之路”等内容,分享了各自在考古成果传播、文博展示、国际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和思考,带来了跨领域视角的碰撞和启发,以及对新时代公共考古文化传播路径的新探索。(记者 赵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