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心存疑虑,但在“国家扶贫资金”高额回报的诱惑下,张某仍抱着侥幸心理不断尝试操作。结果钱没拿到,反而成了诈骗团伙的“工具人”,最终被警方依法查处。近日,市公安局旌阳区分局反诈中心成功破获这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
“你点击这个链接,下载后每天签到就能领钱。”今年8月,张某经朋友介绍,收到一条所谓“贫困补助基金”的信息。对方称,只要下载“幸福传递”App,就能领取高额的扶贫款。
张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载安装。随后,在自称“国家扶贫发放审核部门工作人员”孙某安排下,他还被拉进了一个名为“中央扶贫-官方”的微信群。群里每天都有“签到返现”,金额虽不大,却让张某逐渐放下了戒心,深信不疑。
不久,孙某告诉张某,只要按照流程操作,就能领取高达168万元的扶贫资金。但需要提供银行卡流水截图,并“包装流水”提高额度。为了拿到所谓的“资格”,张某甚至跨城区去银行新办了一张卡。期间,孙某还为其报销了交通、误工等费用,进一步稳住了他的心。
没过多久,孙某便要求张某前往河南洛阳完成一笔45万元的取现任务。这一异常操作让张某心生警觉,他怀疑对方涉及违法犯罪,随即删除App并拉黑对方微信。
然而,很快张某得知微信群里有人已经“成功”完成任务,而且孙某还放话,若想领取168万元,必须继续执行安排。想到巨额“扶贫款”就在眼前,张某动了心,再次联系上孙某。
按照对方指令,张某利用新办银行卡帮忙取现41000元,殊不知这笔钱正是另一诈骗案件的涉案赃款。最终,等待他的不是“发财机会”,而是警方的传唤。
经查,所谓“幸福传递”App实为电诈团伙工具,不仅以“做任务领取补贴”为诱饵,还通过发展下线抽成、操纵银行卡流水等方式进行诈骗洗钱。张某则在利益驱使下,沦为犯罪团伙的“帮凶”。
目前,张某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已被旌阳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记者 曾可嘉)
下一篇:“继光之路”中江半马下月开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