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绵竹: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非法典当

2025-08-27 13:13:02 来源: 阅读:

  近日,绵竹市财政部门针对市场上出现的非法典当经营乱象发布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市民提高警惕,防范相关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据了解,当前市面上部分寄卖行、黄金及奢侈品回收店等商家,在未依法取得《典当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于门头招牌、宣传单页等载体上悬挂张贴“典”“当”“典当”“抵押”“贷款”等字样的广告标识,涉嫌非法从事典当业务或变相开展典当经营活动。

  这些非法典当机构往往以“低利息”“低门槛”为诱饵吸引有贷款需求的消费者,实则暗藏多重陷阱。一方面,在业务操作中常出现缺斤少两、恶意压价等问题,损害消费者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部分非法机构经营场所不固定、展业流程不规范,甚至存在“人去楼空”的风险,消费者后续难以追溯。更关键的是,非法典当活动脱离监管,运作不透明,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缺乏有效的维权渠道,极易面临经济损失。

  《四川省典当业监督管理工作指引》第三条明确规定,“典当行从事典当业务须同时取得《典当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并置于经营场所醒目位置。其他任何经营性组织、机构在名称和对外业务宣传中不得含有‘典当’字样,不得利用‘典’‘当’‘押’‘质’等字样进行误导性宣传,不得经营或者变相经营典当业务。”

  为维护广大消费者和持牌典当行合法权益,防范部分寄卖行等非典当企业非法从事典当等业务风险,进一步规范典当行业秩序,财政部门提醒,广大市民若有办理典当业务的需求,务必仔细甄别相关企业的经营资质、经营范围等,选择同时持有有效《营业执照》和《典当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典当行,从源头规避风险。同时,要主动增强辨别和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能力,对各类“低息”“低门槛”的虚假宣传保持警惕,坚决拒绝诱导,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典当活动,切实守护自身财产安全,避免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记者 赵萍)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