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青菜长得可好了,收购价也不错,心里踏实!”近日,在旌阳区黄许镇长平村的青菜地里,微风轻拂,叶片在风中轻轻摇曳,青菜种植户阳廷松望着自家菜田,高兴地说:“我家种了3亩多青菜,预计今年能收4万多斤。每年都有企业来收购,销路一点都不用愁。”
“菜的长势非常好,但还是有些问题。你看这个叶子上出现了花斑,原因就是氮肥供应不足。”区农业农村局推广研究员吴志广蹲下身子,轻轻拨开茂密的菜叶,仔细查看青菜的生长状况,为农户提供施肥、防虫、除草、排水等全方位技术指导。
长平村地处丘陵地区,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特点,充分利用换季闲置的育秧田、荒地种植生长周期短的青菜,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如今,长平村种植青菜面积1800余亩,蔬菜品质与产量得到双重提升,受到了收购企业的青睐,完全不愁销路。
走进这片青菜地,整齐排列的菜畦像绿色的方阵,青菜棵棵饱满、叶片油亮,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眼前一亮。“我们村种的青菜肉头厚实、叶片宽大、品质上乘,深受收购企业的喜爱。”长平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阳元表示,今年,全村预计能够产出1万余吨青菜,产值将达到360多万元,当地村民人均增收1600余元。
据了解,这只是旌阳区充分利用土地轮种青菜的点位之一。今年,旌阳区青菜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已经被本地企业提前全部预订。
“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我们就会提前联系农户、种植大户、合作社,把订单直接下到‘田坝头’,实行保底价收购,以消除他们的产销顾虑。同时,这也保障了我们企业原材料的充足供应。”某食品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今年,他们预计将收购青菜12000吨至15000吨。
近年来,为推动订单农业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旌阳区相关部门积极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升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为满足企业需求、促进农户增收的“双赢”目标保驾护航,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 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