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荣颜 三兰 侯明宏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创业是就业之源。在金川县,每一分耕耘都在孕育希望,每一个岗位都承载着幸福,政策春风将就业创业的种子播撒在金川这片土地上,让奋斗的汗水浇灌出甜蜜的果实。
近年来,金川县携手多家企业,共同开启了一场关于梦想与就业的温暖变革,通过企地共建和托底性帮扶,为金川县大中专毕业生铺就了一条家门口就业的康庄大道。“以前总想着出去挣钱,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还可以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卡拉脚乡布基村村民三兰感激地说。2024年,三兰凭借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专项招聘会上脱颖而出,入职四川川化永鑫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
“通过对口支援、托底性帮扶等,我们搭建起‘就业直通车’,让乡亲们实现出家门进厂门的幸福跨越。近年来,共提供就业岗位3700余个,输送158人,组织开展就业指导90人次、职业技能培训65期3431人次。” 金川县就业局就业服务中心主任杨德勇说道。
今年4月,金川县科学技术协会邀请云南农业大学老师来到安宁镇,为当地农户免费送去优质旱稻种子和专业技术指导,针对播种密度、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难题,农技专家团队现场答疑支招,通过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将科学种植技术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直观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种植方法。
“以前靠天吃饭,种地靠自己摸索,产量和品质等始终提不起来。现在农技专家隔三差五就来给我们送技术,让我们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两年前我尝试种水稻,产量还不错,今年打算扩大种植规模。”金川县安宁镇安宁村村民刘维君说道。
近年来,金川县依托国家科技特派团、科技下乡万里行、高素质农民培育等系列培训,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主要负责人、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的农户、返乡创业青年、种养殖能手等提供免费技术培训,累计开展培训40余场次,培训农牧民2000余人次。
为深化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金川县积极鼓励乡贤能人返乡创业。白纳溪村的青年阿木曾在成都打拼10余年,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与创业梦想,他毅然决定返乡创业。通过一次偶然的机会,阿木遇到了拥有20年民宿经营管理经验的老机叔叔,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携手打造特色民宿。阿木将自家闲置的房屋作为民宿基地,民宿项目得到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打造特色民宿,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以前村里的年轻人想尽办法往外面跑,现在陆陆续续都回来了。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像块磁铁,政府给创业补贴、送培训,支持我们发展民宿经济,办证件也给我们开绿灯。节假日民宿订单都是满的,忙不过来的时候,乡亲们过来帮忙,还能挣点零花钱。就业创业,让老乡变成老板,卖雪梨膏、花椒等农特产品,家家都有增收的路子。”阿木感激地说。
近三年,金川县为72名首次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发放创业补贴72万元,为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并进行全额贴息。截至目前,发放贷款684.5万元、惠及34人,带动就业106人。
在金川县,不仅有越来越多像阿木这样的“新农人”回到家乡,还有无数个像非遗传承人索朗塔尔多、工匠马兴丛和夺吉登足等各行各业的创业者,用创业星火点燃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
现场招聘会架起就业彩虹桥,各个岗位托起就业梦;田间地头的农技课奏响丰收曲,创业者的故事谱成振兴歌……从政策春雨到技能甘露,从返乡创业到全民共富,金川县以群众工作“石榴籽”工程为纽带,将就业创业的种子播撒在高原,梨乡儿女正用双手编织幸福图景。
下一篇:阿坝县:万亩油菜花开喜迎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