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上午,“活力德阳·新年新气象 奋战开门红”大型融媒采访活动走进旌阳区。中央、省、市媒体采访团一行先后前往四川森普管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普管材)、四川爱达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爱达乐),看到企业正纷纷开足马力抓生产、拓市场,全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随后,在德阳市东林路小学校(简称东林路小学),采访团一行探访了学校在助力旌阳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方面的生动实践。
森普管材:年产近3万吨管材 远销海内外
采访团首先来到四川森普管材股份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发展情况。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始终是该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在该公司东厂区大口径管材车间,一排排成品塑料管材整齐堆放,整个车间干净整洁,无任何异味。这里有西南最大的压力管生产线,压力等级也最高,1小时最高可生产2吨塑料管材。该公司拥有12座现代化生产车间,有30余条国际、国内先进的管材生产线,24台(套)管件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可达12万吨。
“在研发过程中,我们积极改良配方、优化生产工艺,在提升管材性能的同时,致力于降低原材料损耗,从而进一步提高产品性价比。”公司总工程师尹伟华介绍,一般金属管材寿命通常为20年左右,而他们生产的产品有效使用周期可达50—100年,且全生命周期可做到免维护,这是其他管道不可比拟的优势。
森普的产品主要用于自来水、燃气输送,以及地埋排水管、电力电缆护套管等,产品规格覆盖了国家标准所列全部规格。多年来,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严格遵循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从建厂初期(2000年)起就成功取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至今已25个年头,从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到产品出厂,进行全流程的质量管控。森普管材还先后参与并编写了9个国家、行业标准以及相关配套的工程技术规范和设计安装技术规程,不断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与优质品牌形象。
尹伟华介绍,2024年,公司总产量29225吨,总营业额为3.8亿元,比2023年同比上升12%。目前,公司延续去年的强劲势头,持续发力。截至目前,已成功签订订单26个,销售金额累计达到4000余万元,订单覆盖15个省份,以及澳大利亚、蒙古、日本等海外订单。“今年销售目标计划突破4亿元,努力成为管材行业新标杆。”尹伟华说,当前,全体干部职工都铆足了劲儿,势必要拿下“开门红”的捷报。
爱达乐:门店遍全川 预计一季度产值1.4亿元
在位于天府旌城的四川爱达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现代化中央工厂内,工人们正忙碌地操作着先进的生产设备,从搅拌、分割滚圆到成形,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满眼皆是繁忙的工作景象。这个充满活力的生产现场,正是爱达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全力推进生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四川本土知名的烘焙连锁企业,爱达乐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自1996年创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面包、蛋糕、月饼、粽子及休闲食品的开发、生产与销售。公司占地75亩的中央工厂,拥有国内领先的月饼、粽子生产线,以及一支由5000多名员工组成的强大团队。目前,爱达乐品牌授权专卖店已遍布全川40多个城市,总数超过400家,成为川内烘焙市场的领军企业。
据公司生产总经理张绍林介绍,今年以来,公司满弓发力,全力以赴赶进度、抓生产。今年1月份,公司产值已达5004.75万元,同比增长22.89%。他表示,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和生产效率的不断提升,公司有信心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一季度产值为1.4亿元,同比增长17%。
“各类面包和糕点琳琅满目,每日平均能生产超过40万个。”张绍林说,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味与健康的双重需求,更展现了公司将四川美食文化与烘焙工艺相结合的独特魅力。公司成功打造的川粽、川饼、川味伴手礼等特色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并荣获多项大奖。其中,青花椒卤肉川饼更是荣获“中华糕饼创新大赛金奖”,成为公司的一张亮丽名片。
除了在生产线上忙碌的工人,爱达乐还注重食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率先取得“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并帮助引导区内其他中小企业推进食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HACCP食品安全认证、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有市级技术中心1个,拥有四川省著名商标1个、四川名牌产品10个。
据悉,从2024年至今,爱达乐的生产经营情况一直保持平稳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总产值7.3亿元,同比上涨17.77%;实现营业收入6.46亿元,同比上涨17.78%。
“随着一季度产值的稳步增长,爱达乐正向着全年产值8.3亿元的目标稳步迈进。我们相信,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爱达乐将不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四川烘焙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张绍林说,展望未来,爱达乐将继续秉承“品质至上、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美味与健康的烘焙产品。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拓展市场,加强品牌建设,努力成为全国知名的烘焙连锁品牌。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蓄势之年,我们将持续发力做优工业,坚持扩增量、优存量、提质量,努力为旌阳经济发展贡献更多力量。”旌阳区经科局党组成员、经济科技服务中心主任范阳表示,首先,在企业服务上求突破。加强小升规培育力度,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90户,新增专精特新企业5户以上;实行项目秘书制,全年实施重点工业和技改项目5个以上,推动2户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智改数转”。
范阳介绍,旌阳区还在载体空间上求突破。加快天府旌城工业楼宇产业布局、黄许电商物流园、孝泉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为工业集优聚强发展拓展空间。此外,在政策支持上求突破。加快出台《旌阳区支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的若干政策》,拿出实在的政策资金激励,为工业企业发展添动力。
东林路小学:智能化的“山水校园”活力四射
新年伊始,旌阳区一批重点民生项目建设迎来“加速跑”,在基础设施、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掀起投产投用热潮。其中,备受瞩目的德阳市东林路小学校于今年春季正式启用,为旌阳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为旌阳区的重点民生项目,东林路小学自规划之初就承载着无数人的期待。2月19日,当采访团走进这所崭新的校园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学楼。校园内,动感十足的科技长廊、云间读书处、绿茵茵的操场、地下运动中心及地下篮球馆等特色鲜明的设施,无不彰显着学校对优质教育环境的追求。
教室里,学生们正端坐在课桌前认真学习。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里的课桌椅设计独特,拉开后可以秒变“躺睡椅”。副校长邱朝俊介绍,学校共配备了1570套可躺式课桌椅,旨在让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能够轻松实现午睡“躺平自由”,从而更好地休息放松。
除了舒适的课桌椅,东林路小学的科技长廊同样令人印象深刻。长廊内巧妙融入了齿轮、线条、网点等智能化科技元素,精心设置了24个科技小装置,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满趣味性和探索性的学习环境。
走进智慧教室,记者看到,这里配备了先进的智慧黑板,支持触控、书写、多媒体展示等多种功能。通过系统集控,教师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教学,还能对课堂进行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此外,东林路小学的智慧操场AI体育角也是一大亮点。通过AI技术,该设备可以智能识别学生面部,自动记录跳绳、跳远等运动成绩,让孩子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运动情况。
据了解,东林路小学占地面积约100亩(含40.4亩自然山体),建筑面积约21870平方米,规划设计36个教学班、1620个学位,总投资约2.1亿元。学校由德阳市华山路学校领办,实施集团一体化办学策略,现有3个年级24个教学班,学生1170人,教职工69名。
邱朝俊表示,东林路小学将不负使命,奋力前行,致力于打造一所集“山水校园”“融合共享”“生态集约”“文化传承”“全景智慧”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小学。同时,学校将遵循“自然教育”理念,因势利导构建五育融合特色课程体系,助力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为旌阳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