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区各大菜市场的蔬菜价格一路上涨。记者走访多家农贸市场后了解到,这场涨价“风波”只是季节性波动,梅雨季一过、新菜上市,价格将自然回落。
记者在市区天山南路菜市场和东桥市场等地看到,蔬菜摊上,黄瓜、丝瓜、西红柿等蔬菜涨幅不小。据商家介绍,当前黄瓜从以前的每斤4元左右涨到了6到7元,涨了2到3元;丝瓜更贵,卖到7到8元一斤,涨了约3元;西红柿每斤也涨到6到8元,同样涨了3元左右。
市民张阿姨一边挑菜一边说:“往年这个时候菜价也会涨点,但今年涨得太猛了,黄瓜一斤都7元多了。”
商户李大姐在东桥市场经营蔬菜生意多年,她告诉记者:“每年梅雨季蔬菜都会小涨,但今年涨幅是近几年最大的。”多位蔬菜经营户也表示,这个季节涨价正常,可今年的涨幅有些大了。
面对此轮蔬菜价格波动,市民们各有“买菜妙招”。市民王先生在摊位前挑选绿叶菜,他告诉记者:“菜椒和小白菜涨幅小,每斤只涨几毛钱,我现在就多买这些。绿叶菜营养好,价格还实惠,省钱又健康。”记者注意到,像菜椒、小白菜这些涨幅小的蔬菜销量增加不少。
为什么今年蔬菜价格涨得这么厉害?不少商户解释:“近期受持续降雨影响,黄瓜、丝瓜和西红柿菜田积水严重,大批蔬菜烂在地里,供应量直接减少。”此外,交通也受到了影响,一些商家提到:“洪涝让运货更难了,批发商手里的菜成本高了,我们这些商贩的零售价也只能往上顶。”
记者走访发现,多个大型农贸市场的菜源依赖本地和周边供应,雨水灾害波及面积较大。有些农民散户提供了部分蔬菜,稳定了部分价格,但整体来看,供应短缺是主因。
尽管眼下菜价高,但商户们普遍表示:“这轮菜价波动很快会结束。梅雨季节过去后,新菜大量上市,供应充足了,价格自然回稳。”(记者 张伟 实习记者 陈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