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秋收时节,在海拔1800米处的阿坝州茂县富顺镇鱼听村曾金源家庭农场迎来了丰收。10月20日,记者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日前对这个农场示范的大豆-经果林复合种植生产技术进行测产,其套种的大豆新品种“川豆155”达到了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的预期目标。
阿坝州气候独特,境内雨热同季,日照充沛,昼夜温差、立体气候明显,苹果、李子等经果林种植面积大,适宜发展经果林和大豆复合种植生产。而“川豆155”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团队选育的粮-菜兼用型大豆新品种。该品种高产优质、适应性广,适宜与经果林复合种植。
茂县曾金源家庭农场作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农场,今年再次进行“川豆155”与李子复合种植示范。6月初播种,合计示范面积100亩。同时,示范大豆-经果林复合种植生产技术,包含“大豆苗期病虫害种衣剂拌种防控技术、大豆合理增密与施肥技术、大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效果显著,“川豆155”结荚多,鼓粒饱满。经测产显示,“川豆155”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每亩果林新增经济效益800元左右,去除成本,每亩增收300元以上;此外,“川豆155”长势好,封林度高,有效抑制了林间杂草的生长。
“春大豆净作一般平均亩产170多公斤。但是,我们是与李子复合种植,亩植密度为净作的60%左右,产量相对就要低一些。我们这个‘川豆155’适合在海拔2000米及以下地区种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大豆创新团队成员陈四维指出,“茂县气候独特,种植大豆病虫害少,农药投入成本较低。采用大豆与经果林复合种植,就可有效提高林下资源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综合效益。而且,大豆除具有固氮作用,培肥地力之外,还可抑制林间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