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绵竹市紧盯实现“消除十万元以下弱村、新增三个百万村”目标,坚持搭平台、强队伍、聚合力,深入开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破十创百”行动,全面推动乡村发展振兴。
绵竹市探索跨区域多领域合作机制,安排14个集体经济收入强村与薄弱村结对,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山东省兰陵县代村等4个强村建立“问题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共赢”合作框架。抢抓同城融圈战略机遇,与成都市武侯区、都江堰市建立跟岗锻炼历练机制,选派21名村“两委”班子成员赴当地学习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经验。
实施村级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以支书主题日、岗位创新奖、末位必巡必审等措施,提振头雁队伍拼闯精神。回引致富带头人、“新农人”20人纳入岗位锻炼。将集体经济发展作为党组织书记任职资格测试重要内容,149人取得任职资格。与省乡村振兴促进会合作,建立履历、知识、能力等评价测评体系,94人开展测试并进行结果运用。
拓展运用“四书止纷”工作法,有效盘活利用5宗农村闲置农房。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推进“社企”“社农”等多主体融合,激发农民内生动力。已拨付款项实施吉祥村高山林下种植基地建设等11个村集体经济项目,加大涉村产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力度,挖掘农旅资源,深化“一村一品”建设。(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