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非遗工坊飞出“金凤凰” 一把扇子一年卖出数百万元

2025-03-03 10:05:42 来源: 阅读:

  “我们的潮扇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工艺品,已经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文化创意产品。去年,我们各类产品的产值达800余万元,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日前,在德阳潮扇传统工艺非遗工坊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占勇向记者介绍道。

  走进位于旌阳区高槐村的这间工坊,记者深刻感受了这项传承百年的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的崭新生机。

  工坊集潮扇工艺品生产、销售、传承人研培、游客体验等功能于一体,不仅为德阳潮扇的传承和发展搭建了平台,也为高槐田园综合体增添了文化内涵。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精美的潮扇作品,了解潮扇的历史文化,体验潮扇制作技艺,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杨占勇介绍,2024年,德阳潮扇荣获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被命名为天府旅游名品。为了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技艺,旌阳区文化馆在高槐德阳潮扇传承基地建立非遗分馆,并成立了德阳潮扇传统工艺非遗工坊。依托传承基地和非遗工坊,德阳潮扇不仅为当地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也为老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杨占勇的徒弟杨丽萍,就是在一次非遗活动中对德阳潮扇产生浓厚兴趣后,毅然拜师学艺的。“老师让我先试一试,看自己能不能坚持下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这门技艺的决心。”杨丽萍说。

  “我们还通过开办农民夜校、传承人培训班等方式,培养更多的从业人员。这些年已经有固定的20余人能够制作潮扇。对他们来说,不仅掌握了一项技能,也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做得好、做得多的,一个月能挣3000到5000元。”杨占勇说。

  通过农民夜校成为潮扇制作从业者的李吉海告诉记者:“我已经做了6年扇子。能够学习这门技艺并为家中带来一份收入,我感觉非常满足。”

  近年来,旌阳区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大力支持和推动非遗工坊建设,致力于让更多人“看见非遗、认识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工坊将继续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挖掘德阳潮扇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让这项百年技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文化动力。(记者 徐兴铧 邱洁)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