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德阳小灯笼照亮乡村振兴大未来

2025-06-23 10:54:04 来源: 阅读:

  灯笼,这一传承千年的民间工艺品,从古时照亮街巷的照明工具,逐渐蜕变为承载文化记忆与艺术魅力的装饰瑰宝。在中江县永兴镇,传统灯笼正迎来新生,以创新姿态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近日,走进四川龙兴亮化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加工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跃入眼帘。工人们各司其职,专注于灯笼制作的每一道工序:焊接骨架时火花四溅,涂抹专用胶水动作娴熟,贴合灯笼片全神贯注,修边裁剪细致入微……原本普通的原材料,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迅速变身为一盏盏精美实用的灯笼,仿佛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执掌这家企业的陈俊龙,是一位年轻的“00后”。自小在灯笼制作氛围中成长的他,对这门手艺有着深厚的情感,无论是传统竹子灯笼,还是现代可折叠软灯笼,他都如数家珍。“我们家在金堂县金龙镇从事灯笼制作已有二十余载,起初专注于传统手工灯笼。如今,我们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设备相融合,以更贴合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制作灯笼,让传统与创新完美碰撞。”陈俊龙说。

  在稳固红灯笼生产的根基上,他们不断推陈出新,结合传统年俗文化,推出了造型各异的特色灯笼以及个性化定制灯,极大地丰富了产品线。同时,采用“线上+线下”多元化经营策略,成功拓宽销售市场,品牌知名度也随之节节攀升。

  这家企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永兴镇及周边地区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良机。村民吴建琼一边熟练地为灯笼修边,一边笑着分享:“现在熟练工人越来越多,大家按劳取酬,订单多的时候,平均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曾经的“农闲”时光,如今因灯笼产业变得充实忙碌,村民们的增收渠道也愈发宽广。

  据了解,永兴镇通过“党建+飞地经济”创新模式,成功盘活闲置资产,打造出集智能注塑、手工精制、文创研发于一体的灯笼产业园。据永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建成后,产业工人年均增收超6万元。我们在守护非遗技艺‘文化根脉’的同时,积极开发出生肖灯笼、文旅定制产品等文创项目,推动灯笼产业朝着‘文化+旅游+电商’多元融合方向发展。未来,我们将持续以党建引领,统筹推进产业融合、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广。”(记者 徐皓)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