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松潘县:项目推进撬动发展“杠杆”产业振兴解锁山巴“幸福密码”

2025-06-24 10:59:37 来源: 阅读:

本网讯(张冬妮)景镇相连、交通便利,村庄和美、乡亲和谐,村道纵横、民宿林立,车辆往来、游人如织……这便是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村。

山巴村位于通往黄龙与九寨沟两大景区的必经之路上,这个曾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在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配套1000万元资金;2023年,又拿下“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再获500万元支持!成为阿坝州首个实现两大省级荣誉“连跳”的村庄。这两块“金字招牌”,不仅是山巴村民族团结、文化交融的见证,更成为撬动乡村发展的“杠杆”,这个独具特色的藏寨正以蓬勃姿态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面子”到“里子”的全面升级

“你看,这就是新建的1万平方米的大停车场。”山巴村党支部书记出吾卡满是自豪地介绍说,近年来,山巴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下,全体村民拧成一股绳,利用两项配套资金,积极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整个村庄里里外外焕然一新。6月18日,笔者跟随出吾卡走进山巴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村口大停车场里整齐停放着的几十辆旅游大巴车,还有络绎不绝的大巴车穿行在村道上,五湖四海的游客卸下舟车劳顿向着藏寨奔赴而去……

沿着宽敞整洁的硬化村道,漫步在山巴村里。远看群山环绕碧绿葱茏,近看藏式房屋错落有致;村道两侧路灯整齐排列,大小车辆畅行无阻;酒店民宿鳞次栉比,乡亲游客往来穿梭;房前屋后的田地里庄稼茁壮成长,身着藏装的姑娘小伙精神抖擞,山巴藏寨的和美之感扑面而来。

“我们村硬化了3.4余公里道路,改建排污管道6000余米、用水管网5000余米,安装太阳能路灯80余盏,新建了生态停车场。改建集体经济跑马场,新建民族文化展览馆、团结舞台、水文景观、马帮文化广场……”一路走一路听着出吾卡的絮絮介绍。

走进新建的文化广场,只见青石板铺就的广场宽敞整洁,广场中央新建的团结舞台和民族文化展览馆与周围的民居风格相融相辅。以后,村上的文娱活动、婚庆喜事都可以在这里开展,不仅能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还能逐渐把这些民风民俗活动融合到乡村旅游发展里面来,出吾卡已经开始绘就起新一步的发展规划。

“现在出门脚不沾泥,晚上路灯亮堂堂,推开窗就能看见青山绿水,打开门就能迎接客人,这就是咱们想要的乡愁!”村民更尕彭措一番感慨,道出了山巴村的“蝶变”初衷。

“输血”到“共赢”的发展密码

如果说基础设施提升是山巴村的“面子”之变,那么产业振兴则是激活“里子”的关键。村会计泽旺更扎翻开账本,一组数据格外亮眼:“通过‘保底分红、打工租棚、产业联户’的三大模式,我们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年均村集体经济收入保底达135万元。”山巴村还成立了松潘县川主寺镇山巴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依托德勒达格赛马场,2024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17万余元。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山巴村对“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的深耕。据悉,山巴村有121户,664人,人口占比在整个川主寺镇来说并不算高,但是村上却有酒店、民宿14家,床位2100张,餐厅能一次性接待600人就餐,一年接待游客量约24万人次,今年上半年,同期的旅游接待量增长了8%,整村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山巴村秉持农业为基、旅游为形、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成立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将全村资源整合起来:融合民族文化建设德勒达格跑马场,吸引游客前来打卡体验,敲开乡村旅游发展之门;依托魅力乡村打造特色民宿群,既为游客提供便利,又让村民通过房屋出租、参与经营拓宽增收渠道;利用村域资源发展生态农业,招商引资建起松潘高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让农户深度嵌入产业环节;定期开展的技能培训,更让村民从农民“变身”产业工人,长期固定的就业岗位达60余个。

“待会有几桌客人要到我们这里用餐,我们正在给他们准备牦牛肉菌汤锅。”泽仁卓玛和她的搭档将装着各类菌菇的汤锅放置在餐桌中央,周围摆上了酥肉、牛肉丸子、青稞饼等菜品,只等游玩尽兴的客人前来品尝。在自己的家门口实现的就业让泽仁卓玛干起活来都格外有劲。

“共美”到“共富”的振兴愿景

从“省级示范”到“特色村寨”,从基础设施的“硬提升”到产业发展的“软升级”,从民族团结的“心凝聚”到村民幸福的“实感受”,山巴村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村有藏、羌、回等多个民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有了今天的喜人变化。”出吾卡说,无论是创建工作中的义务投工投劳,还是产业发展中的经验共享,大家都互帮互助,各民族群众始终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的山巴村,不仅“看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更“稳得住收入、过得好日子”。正如村民索郎王邓所说:“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是真真切切赶上了党的好政策,实现了我们心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未来,随着更多游客的到来、更多产业的落地,山巴这座“颜值”与“内涵”兼具的村庄,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