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抽水机器人“有脑子” “智能防汛”照进现实

2025-07-14 12:24:53 来源: 阅读:

  今年以来,广汉市紧紧围绕科技赋能防汛抗灾这一核心目标,积极构建“人防+技防+物防”协同体系,将科技创新成果深度融入防汛工作的监测预警、巡堤查险、分析研判等各个环节,全力打造智能化防汛“安全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安全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在广汉市佛山路下穿隧道,市政工程维护所工作人员正在对最新安装的智能预警设备进行调试。作为城市的低洼地带,佛山路下穿隧道在以往强降雨天气中极易出现积水内涝,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安全。如今,新投入使用的预警设备与城市防汛指挥中心实现联网,数据实时传输。一旦监测到水位等数据异常,指挥中心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广汉市市政工程维护所工作人员陈林勇介绍:“我们通过这套系统对下穿隧道的水位进行了精准设置。下雨天时,隧道内的积水会通过两侧排水沟流入蓄水池,当蓄水池水位达到预警水位,系统便会自动启动抽水装置,将水排往河道,有效避免内涝发生。”

  目前,广汉主城区5个下穿隧道均已安装内涝预警排水系统。相关职能部门不仅做好了预警系统及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还持续完善城市内涝监测预警体系。通过整合气象、水文等多部门数据,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雨情、水情的精准预测和内涝风险的提前研判,极大提升了城市防汛减灾能力,为市民营造了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陈林勇表示:“为做好下穿隧道内涝防控,我们制定了详细应急预案,组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配备大功率排水泵、应急照明设备等防汛物资,并在汛前开展应急演练,确保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

  为进一步提升城区内涝防御的智慧化水平,广汉市引入了全智能抽水机器人。这台被称为城市防洪排涝“神兵利器”的设备,与传统排水设备相比优势显著。它操作便捷,可通过远程操控,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在危险环境下作业的风险。同时,机器人配备智能感应系统,能实时监测水位、水流速度等关键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精准调整排水策略,实现高效排水。工作人员介绍:“这台‘龙吸水’设备主要用于下穿隧道及易涝点的汛期排涝作业,每小时抽水量可达3000立方米,有效解决了以往人工排涝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作业不便等问题。”

  此外,广汉市还利用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技术,在各区域设置雨量计、水位监测仪等设施设备和实时监测系统。通过电脑、手机App等终端,工作人员可24小时实时监控雨情、水情变化,实现防汛减灾工作的智慧高效运行。

  在广汉市消防救援大队,消防员配备了水域救援机器人“海豚1号”和便捷救生抛投器等先进救援设备。水域救援机器人可通过远程遥控,快速抵达救援水域实施救援,大大提升了救援响应速度和效率;便捷救生抛投器能将救生圈、救生绳发射至80—120米远的救援处,为水上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

  科技赋能防汛,是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广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坚定不移地推进科技与防汛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完善各类防汛科技应用,让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防汛实践,为广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记者 文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