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光影璀璨三十年:“一盏灯”闪耀一座城

2025-02-05 09:56:16 来源: 阅读:

  “今年去看灯会了吗?”对于很多德阳人来说,过年去玄珠湖公园看灯会,是抹不去的美好回忆,也是过年的传统。今年,德阳灯会已经走过了三十年历程。

  三十而立,经历过低谷,也经历过“爆棚”,起起伏伏背后,德阳灯会体现出的是时代变迁和市民需求的变化,不变的是浓浓年味儿和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连日来,以“三星璀璨灵蛇献瑞”为主题的2025第十六届德阳灯会在玄珠湖公园开灯,五大板块48组大型主题灯组精彩绽放。德阳元素满满的主题灯组、科技范儿十足的光影大秀、丰富多彩的非遗演绎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一盏灯 记录三十载岁月变迁

  灯,历来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表达。

  1983年建市的德阳,因三线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工业基础。在艰苦的条件下,无数人用双手和智慧建设了这座城市,形成了独特的工业文化和奋斗精神。

  1995年,首届德阳灯会在玄珠湖畔举办,这不仅是对城市文化的一次创新探索,更是对三线建设的致敬。筹备过程中,许多本地手艺人参与其中,他们用传统技艺制作出精美的花灯,展现出了德阳人的勤劳与智慧。首届灯会,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对三线建设的生动诠释。灯会举办期间,吸引了游客近50万人次,成为当时川西地区的一大盛事。

  1996年,一条长68米、会“游动”的玄珠龙,让德阳灯会名声大噪;2001年,德阳灯会首开南国“冰灯”先河,给极少感受冰雪的四川人带来意外惊喜;2014年,五组栩栩如生的大小黄鸭组灯,在玄珠湖顽皮悠游,引得无数孩子欢呼赞叹;2024年,“梦回1996”,240米旌龙游湖龙廊横空出世,流光溢彩的光影画卷恍若梦境。

  时光的长廊、历史的缩影,一盏灯伴随着时代的主题变换妆容,它是传统文化元素奏唱的雄浑交响,是传统和现代彩灯语言交织的发展华章,更是一盏灯与一座城的“双向奔赴”。

  从古蜀之源到三线重镇,从德阳“制”造到德阳“智”造,三十年,这盏灯伴随德阳走过了年华,收获了成长,这一切,悄然记录在流光溢彩中。

  一盏灯 见证无数个“城市瞬间”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三十年来,艰苦奋斗的德阳人用智慧和汗水不断将城市夜空点亮,让德阳灯会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

  1995年,首届德阳灯会华丽绽放。同年,还有一件值得纪念的大事:德阳市区第一座连接河东的提篮拱大桥——旌湖大桥(彩虹桥)正式通车。从此,旌湖上多了一座桥,德阳多了一个城市地标,德阳人看灯会有了新的出行选择。

  在2013年举办的第十届德阳灯会上,由30余万只药瓶制作的《八仙道福》灯组和由6.8万个乒乓球制作而成的《炼丹炉》灯组亮相,两组灯使用特殊材质的数量均创下国内灯会之最。那一年,国机重装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的8万吨模锻压力机正式投产。“工匠精神”在这座城市熠熠生辉。

  好玉还需厚养。如果只会“等客来”,再好的品牌只会踟蹰不前,城市发展亦是如此。

  2020年,德阳准确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德同城化发展战略机遇,谋求德阳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年,华谊兄弟星剧场落户德阳。

  之后,一座汇集文化、旅游、商业、演艺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文化综合体在玄珠湖畔拔地而起。此时,改造升级后的玄珠湖公园也重装亮相,在保留原有特色建筑的基础上,增加观景台、亲水空间、水上栈道等设施,德阳人从此有了全新的“后花园”。

  2024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华谊兄弟星剧场户外广场完成录制并播出。这一年,在玄珠湖公园举行的第十五届德阳灯会吸引游客55万人次,愈发璀璨夺目。

  2025年,首次利用水幕的空灵及高清的全息投影技术的德阳灯会,以3D动画的形式全方位展示蛇年元素。在玄珠湖上进行非遗打铁花和火壶表演,火壶撒出的火花和艺人打出的炫彩铁花在夜空中飞舞,与玄珠湖的波光、古堡酒店的穹顶交相辉映。

  一盏灯 照亮德阳的前行之路

  夜幕初降,宛如壁画中的飞天仙女,带着星耀光辉,踏歌而来;中国的“太阳马戏团”——德阳杂技团重磅回归,表演的真冰真人秀特技音乐舞剧《冰上爱丽丝》震撼人心;德阳本地企业运用汽车废旧材料设计、制造的模型“蛇来运转”充满创意……这些梦境般的光彩现场,让观灯游客从“看中人”成为“画中人”。

  现场一位老者回忆,30年前,华灯初上,沉浸在春节喜悦中的几大家子人,晚饭后三五成群坐上公交车,来到玄珠湖看灯会、过大年;30年后,宽敞的停车场、沉浸式的演绎、科技范儿十足的彩灯,大家依然相约来到这里,纷纷拍下灯会美图在朋友圈分享。

  有这样一组数据,可以从另一侧面解读本届灯会:布展面积超过1000亩,有彩门、场景式灯组、组团式灯组、单体大型灯组、舞台式灯组、环境气氛灯等各类型彩灯呈现;最高峰时有200多位工人师傅同时施工作业,其中,170余位彩灯师傅分成美工、造型、钳工、电工与裱糊等8个小组,他们加班加点,只为打造出“最美”德阳彩灯。

  如今,从延续单一的传统题材,到不断开拓中外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动漫卡通、热门IP等优秀题材;从创造性地使用玻璃药瓶、蚕茧等材料做灯,到尝试环氧树脂、光敏树脂等特殊材料;从满足“形色声光动”的基本要素,向追求“高大新奇特”形式美的跨越……在德阳灯会现场,万物皆可成灯。

  “看,这是1995年德阳灯会的门票!”“每年的灯会上,三星堆元素都是主流。”不久前,德阳本地摄影爱好者周晓平向记者展示了很多德阳灯会老照片。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一帧帧感动的瞬间,让人看到这座城市团结奋进、自信自强、国泰民安的美好图景。

  在周晓平看来,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德阳灯会,已经不仅仅是一项民俗文化活动,它是德阳人拼搏奋进的精神写照,它将用光影照亮德阳发展路。(记者 付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