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责任体系到位。建立“统一指挥、联防联动、会商调度、信息通报”防汛指挥体系,实行“县、乡、村、户、点”五级网格化防汛责任制。针对蓝色及以上预警,进行会商研判38次,下发工作提示2次,发布各类预警信息70余条。
⑵隐患排查到位。扎实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排查山洪灾害危险区52处,地灾隐患点124处,其中,泥石流隐患82处,滑坡隐患42处,逐一制定“一点一策”预案,并落实监测责任人。河道清淤疏浚7处,总长度3802米、清淤量达16421.5立方米。
⑶紧急避让到位。严格落实“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刚性要求,扎实做好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入汛以来,通过集中安置、投亲靠友、分散安置等,成功转移避险受威胁群众5次,涉及87户459人、工地2个施工人员32人。
⑷应急保障到位。储备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共计22支、2248人;储备帐篷、棉被、折迭床、棉大衣、防潮垫、棉衣裤、棉鞋等各类应急物资设备5万余份;储备冲锋舟2艘、橡皮艇3艘,目前水域救援装备已落实“以车代库”;制定应急预案164份,开展“场景化”应急综合演练28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