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广泛宣传动员,在“促”上聚合力。利用“村村响”、微信公众号、宣传标语等线上线下宣传阵地作用扩大宣传效应,转变群众“被动保护”转为“主动保护”。截至目前,印发资料3000余份,广播播放1200余次,张贴标语450条。
⑵聚焦县容顽疾,在“治”上齐发力。以“三清”行动为载体,对县内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做到发现一处,整治一处,确保综合整治“见实效”,寺容寺貌“焕新颜”。截至目前,落实门前三包经营性商户1000余家,整改乱象20余处,清除杂物约1.5吨,更换公益宣传展板及标语(横幅)500余条。
⑶靠实工作责任,在“管”上添动力。依托片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谁负责、谁打扫”的原则,划分责任区域,将责任具体落实到部门、乡镇、村。以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社会力量相统筹的方式,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大整治、大扫除。截至目前,开展集中整治4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