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实施生态工程靓“颜值”。创新生态修复模式,实施“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工程,完成山植树8.33万亩,森林抚育7.26万亩,路种花(草)103公里,花海花湖0.38亩,湿地公园湿地及植被恢复0.4万亩,草原治理18.1万亩,沙化治理1.45万亩,61个行政村绿化等,林草覆盖率达76.1%。
⑵治理生态环境护“健康”。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落实县域内47条河流河段11个湖三级河(湖)长制。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00%,噪声环境达到Ⅱ类标准。
⑶创新生态惠民新“模式”。通过设置公益岗、提供生态补贴、吸纳群众参与旅游服务和鼓励发展民宿等方式,实现生态惠民。全县设置生态公益性(公益类)岗位1114个,兑现各类生态惠民资金1700余万元,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带动9000余人就业,农牧民涉旅收入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贡献超过6100元,占比近60%。
上一篇:雅江县狠抓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投资
下一篇:丹巴县四举措引领乡村旅游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