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完善“立体化”体系。依据“就地就近、自管自治、自主自愿”原则,按照每10-20户居住户中设置1名“十户长”要求,因地制宜将相邻相近的居民住户划为相对固定的邻里自治单元,切实提升基层治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⑵建设“规范化”队伍。构建“1+4+196”服务体系,将4个社区划分成196个“十户组”,积极引导社区“两代表一委员”、退役军人等参与“十户长”推选,并采取个人自荐、居民联荐、组织推荐等方式,推选出“十户长”196人,涉及居民、商户等2647户。
⑶打造“多元化”服务。“十户长”借助邻里相近、互帮互助优势,充分发挥政策“宣传员”、民情“收集员”、矛盾“调解员”作用,常态化开展服务工作,助力城市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共计开展相关工作310余次,联系服务群众达12000余人次。
下一篇:乡城县“三清零”着力化解欠薪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