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之年,全国和省市两会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的进军号角。在历史的坐标轴上,湖南湘江新区锚定打造“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挺膺担当挑大梁。
兔年伊始,湖南湘江新区率先出台“四敢”创新举措15条,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解难题、提质效、开新局……以新区之力助省会之强,以一域之光为长沙、湖南全域添彩,新区深知实干方能出实绩,发展才是硬道理,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千方百计挖潜能、添动能、补短板、强弱项,打出稳经济精准“组合拳”。
敢为善为拼项目
小雨淅淅,挡不住项目的火热。今年3月30日,2023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14个市州同步举行。岳麓山下,主会场蓄势以待,在岳麓山和桃花岭环抱之中,新区占地约1800亩的科创基地雏形初现。
从春天出发,向胜利进军。今年以来,新区迅速掀起拼项目热潮,重点项目一个接一个签约动工,为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干部队伍敢为善为、拼劲十足,竞标争先勇担发展重任。
定目标、开好局、起好步、全力拼,新春伊始,新区瞄准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的目标,正在加速奋进。
1月29日,新区全域133个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689.28亿元……1月30日,湖南湘江新区举办“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新春恳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15个重点项目总金额达488亿。
“三区合一”后的启航之年,新区各部门、各片区念好“敢”字诀,比学赶超、争先进位的画卷在新区大地铺开。
春光明媚,在镕锂新材二期年产5万吨高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工地,大型高空作业平台高高扬起,运输车、装载车来回穿梭,预计今年7月正式投产,年产将达5万吨。
走进宁乡高新区邦盛新能源项目现场,第1条生产线已全线拉通并生产出合格产品,第2条生产线也在紧张调试中,全面竣工投产后,一个年产30万吨磷酸铁锂、年产值300亿元的锂电巨头将在新区崛起。
在长沙高铁西站综合交通枢纽,1820名工人同时作业,项目正在为5月底完成常益长高铁场混凝土结构施工充分准备……
行动是检验“敢为敢闯”的试金石,一个个招商引资成果、一个个重大项目开工的背后,是湖南湘江新区“地方敢闯”“干部敢为”的生动诠释。
2023年,新区全年铺排项目1443个,年度计划投资1742亿元。乘势而上,新区挺进国家级新区“一方阵”步履坚定。
敢接善接优服务
“四敢”奏强音,更应让企业有信心。
“企业是新区发展最有力的支撑、最宝贵的财富,新区发展的实力支撑来自产业,发展的活力源泉来自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来自龙头企业。”在今年4月1日的新区企业家座谈会上,长沙市委副书记、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岳麓区委书记谭勇的话铿锵有力。
在这场座谈会上,25位受邀企业家依次发言,介绍一季度发展情况和目前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申柯希望加速中联智慧产业城配套设施建设和帮助引进更多高端人才。“事关核心技术科技突破希望新区能够提供更多支持。”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肖昕说,目前公司正在开展一批重要研发项目攻关。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戴征表示,目前企业最大的诉求就是基地建设项目早日建成投产,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求。
▲ 新区中联重科以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化领先优势入选“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
座谈中,企业家代表们面对各种困难,没有退缩,而是聚焦问题思考解决办法,拼经济、拼发展精气神十足。
这些问题,集中在加速项目建设、优化配套设施、加大政策扶持、畅通人才引进渠道等方面,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面对问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求各部门(单位)打好“收条”,明确要求能解决的要马上解决,对不能马上解决的要千方百计想对策,要敢接善接做好服务。
让企业家在“C位”,是新区一如既往的理念。今年2月26日,在新区奋力实施“强省会”战略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新区对践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纳税百强企业、工业百强企业、服务业百强企业、投资百强项目、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以及绩效考核优秀单位等主体进行表彰,新区将持续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支持企业更有力度、服务更有温度、办事更有速度。
早在2月6日,湖南湘江新区举办2023年新春首场政企早餐会,湖南中森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5位企业家们畅所欲言,并围绕行业未来、人才引进、营商环境等主题提出各自建议。
这样的早餐会早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全面铺开,新区相关领导及各产业链链长“做东”,邀请辖区企业代表“做客”,围绕航空航天、现代金融、智能制造、工程机械、科技服务等产业链、创新链轻松交流,通过“政企早餐会”搭起政企“连心桥”,激发发展“新”滋味。
召开政企“早餐会”、举办企业家座谈会、聚焦“专精特新”企业开展服务、联企干部“面对面”上门走访……新区开展一系列企业帮扶活动,如一场场“及时雨”,既做到了“普降甘霖”,又实现了“精准滴灌”。
“新区对我们的政策推送和申报指导一直是‘点对点’式服务,为我们提供了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创新平台、研发奖补等多项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及时纾困解难。”水羊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今年以来,湖南湘江新区深入开展企业帮扶专项行动,共有联点干部720名,走访调研千余家企业,纾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2000余个。
善作善成强担当
善作善成关键在人。发扬“四敢”精神前提在于解放思想。历史和实践表明,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解放思想是“敢”的前提,“敢”是解放思想的结果,没有思想的解放,就不会有“敢”的决心和勇气。
无改革,不新区;无创新,不新区。“敢”字是融入新区血脉。在1月16日发布中国改革2022年度案例最终名单中,湖南湘江新区优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入选,这是对新区攻坚克难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最好的点赞。
当前,新区面临发展的重要考验,担当“强省会”战略的核心支撑和重要增长点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今年以来,新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以观念变革推动制度创新,大力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实现“三区合一”后,新区通过组织架构整体重塑和功能再造,优化管理体制综合改革,扁平化、大部制运行机制初步形成,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工作体系。
“我们片区有众多住宅区和产业园区,人流量很大,面临严重的潮汐流堵塞问题”“虽然有公共交通站点,但是距离人流集中区域位置都十分尴尬”……基于自身地理位置及附近产业片区交通难题,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向新区反映了这个问题。
出行问题这块“硬骨头”,不好解决,涉及部门众多,需要的是耐心、智慧和担当。面对难题,新区干部迎难而上,先做好调查研究,立马对许龙路、华龙路一带企业员工、居民出行难问题进行了走访及调研,至今现场调研次数已达四轮。
基于企业提出的公共交通诉求,目前已成功出台相关解决方案,并有望在未来实现公交车覆盖更广、网约车和共享电车接驳便利的园区出行“微循环”。
面向未来,如何用机制让改革创新者、担当实干者卸下包袱,勇于担当?新区的秘诀在于廉政风险防控、容错纠错、改革创新风险备案等诸多机制。
允许干部在“试错”中“试对”,以精准容错纠错激励担当,坚定不移保护担当者、支持干事者、宽容失误者、问责不为者,旗帜鲜明地为敢于担当的干部职工撑腰鼓劲,这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障机制成为新区干部敢为人先的“定心丸”。
从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到年度民主生活会,新区持续推动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区提供坚强有力组织保障,1200平方公里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干,加速挺进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新区正以深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紧扣全年目标,将贯彻“四敢”精神推向深入,以一域之光为长沙、湖南全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