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乐至:打响防汛减灾“主动战”

2022-08-03 17:14:53 来源:法制建设资讯网 阅读:

 当前,我市已进入主汛期和防汛关键期。乐至县早谋划、早部署,强化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加强值班值守、物资储备、监测预警等,全力打好防汛减灾“主动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提早防范

  全面排查水库、山洪灾害危险区

  乐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建立了县长任总指挥,常务副县长、分管水务的副县长任指挥长,县人武部副部长任第一副指挥长,县水务局局长、应急管理局局长任常务副指挥长的指挥体系,对全县104座中小型水库、11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别落实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单位、技术指导、巡查值守、监测预警等各类防汛责任人,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度、领导带班制度和值班制度。

  “不仅完善了防汛抗旱责任体系,还针对全县104座水库、111处山洪灾害危险区、20条中小河流、21处涉水在建工程多次开展隐患排查并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监测。”乐至县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倪林向记者介绍,目前,该县已及时修订完善防汛预案、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备足防汛物资、层层落实责任,并适时开展应急演练和宣传培训,不断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的指挥决策能力和群众的防汛自救能力。

  防洪编织袋、救生衣、手电筒……在乐至县各水库物资储备室,抢险物资摆放整齐,各水库管理单位早已完成防汛抗旱物资清点和更新补充工作,结合县应急仓库创新推出“1+9+15+N”应急物资储备调拨体系建设,救灾抢险应急保障能力全面提高。

  目前,乐至已建立了3支县级应急救援队伍、4支专业抢险工程队伍,每个乡镇都组建了一支30人以上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全县专业及民间抢险队伍人数达1500余人。

  精准施策

  找准风险点制定针对性防御方案

  通过汛前自查和集中排查,乐至县精准找出各重点部位风险隐患点,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御方案。

  记者在大佛镇大佛社区一处山洪灾害危险区看见,山洪灾害防御宣传栏旁挂着详细的组织、责任体系图和预警转移流程图。该县按“两张图”模式优化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做到每个点位预案在册,预案上墙。

  此外,河道边、水库旁等不少地方都安装了水情雨情监测系统。“这个系统的数据采集器和通讯器采用一体化设计。”倪林告诉记者,该系统能实时监测当地雨量、水位,能实现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地上传下达,使可能受灾区域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为提高监测预报准确性,乐至县加强监测预警、强化风险管控,气象、水务、应急、自规等多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和工作协同,构建从上至下的监管体系,定期检查自动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平台、预警设施设备等,细化监测预警流程,完善危险区预警指标体系,提升汛期雨情、水情、工情会商研判能力,做到精准预报。

  狠抓落实

  实行防汛应急值守24小时待命

  狠抓重点部位度汛措施,乐至全县104座水库按照规定要求落实了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并进行公示,同时科学设置、划定汛限水位,确保留足防洪库容。

  7月14日,气温接近40℃,东山镇棉花沟水库管理所负责人倪长春和他的同事像往常一样顶着烈日在水库周边进行排查。

  “我们在汛前制定防汛预案,开展动态隐患排查,并提前降低水位,留足防汛库容。”倪长春说,目前已进入主汛期,他们的工作就是增加巡查频次,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确保大坝安全度汛。

  狠抓责任担当,全面落实防汛应急值守。乐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各乡镇、各重点部位均坚持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汛期发展变化,加强监测频次和信息共享,及时将预报结果通知相关地区、部门,为防御决策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