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全力推动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在西部(成都)科学城落地落实。马骥 摄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成都超算中心自投运以来,深入重庆基础科研、产业赋能、城市治理、民生服务领域用户,深入了解各行业领域用户计算需求。(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图)
四川天府新区将携手川渝两地有关部门和机构,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党群工作部供图)
6月29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在重庆召开。两年多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起步扎实、开局良好,形成了高度战略共识,形成了良好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批规划成果、合作平台、共建项目和人民群众有获得感的通办政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始终坚定国家战略赋予的使命担当,构筑战略优势,会同重庆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坚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锚定“一极一源、两中心两地”的目标定位,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实现路径,聚焦创新策源、开放门户和产业旗舰三大核心任务,建立常态合作机制、突出重点合作事项、强化目标联动考核,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找准方向、明确目标、创新举措。”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天府新区将坚定贯彻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系列部署,特别是此次会议精神,紧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郭平
A
“江天一色”
搭建两国家级新区协同共生体系
近日,来自重庆的张先生在四川天府新区政务服务中心跨省通办(川渝通办)窗口领取到了注册地为重庆的公司营业执照。截至今年6月,四川天府新区行政审批局已办理“川渝通办”事项2800件。
与此同时,位于四川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成都超算中心,正在为重庆两江新区的用户提供澎湃算力。未来还将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型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气象环境等领域展开紧密的合作。
在成渝“双城记”中,四川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合作步伐越来越快,合作路径越来越广。
2020年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之年。当年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0年1月16日,作为区域合作牵头部门的四川天府新区战略研究局带队前往重庆两江新区,就开展战略合作进行前期商议对接。随后,两家新区的高层互访频繁,商议重大事项。在同一年,双方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两次、管委会主要领导互访4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从携手加强规划战略协同、探索内陆开放新模式、推进产业联动发展、助力西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方面展开合作,确定了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2020年十项重点任务。
为有效推动工作,两家新区分别成立“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领导小组,分别由新区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建立两地领导定期互访机制;推动部门、街道、产业功能区和市场主体间建立全方位合作对接机制;滚动推进年度重点合作事项,推动合作制度化长效化;统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相关工作。因此,该办公室也被形象地称为“双城办”或“门户办”。
目前,该办公室已实现月度视频会议、情况月报等常态化工作对接模式。
2021年4月29日,两家新区举行了第三次联席会议。此次联席会议上,两家新区的主要负责人将双方的深度互动称为“江天一色”。
与此同时,持续深化干部人才交流互访,双方互派7名处级及以上干部交流挂职或顶岗锻炼,联合举办“强党建、促发展、开新局”主题沙龙,人才交流互动1100余人次,联合举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紧缺人才招聘会、“两江—天府”科技企业线下专场招聘会等人才交流引进活动,提供优质岗位近1000个。
以抢抓机遇的紧迫感、走在前列的使命感、做出示范的责任感,四川天府新区在与重庆两江新区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中迈出了坚实步伐,从2020年实现产业协同互补发展、协同深化重大改革等10个联动,到2021年实现开放、创新、人才协同等9个突
破,初步搭建两家国家级新区协
同共生体系。
B
能级跃升
两家新区均进入国家级新区第一方阵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川渝双碳技术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通过引进整合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优势资源,布局低碳技术综合利用、储能及氢能技术装备产业化、绿色低碳认证等产业建设,助推西南地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该中心的运营团队由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和四川研究院共同组建,所服务的对象也包含川渝两地企业。
这是四川天府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在科技创新方面频繁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上海交通大学四川研究院和重庆研究院,分别落户两个新区,随着两家新区合作越来越紧密,上海交通大学重庆研究院和四川研究院也在体制机制上统一设计,在协同发展方面统筹部署。
两年多来,四川天府新区作为成渝地区“双核”中的“极核”之一,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地,拓展多领域深层次合作,不论是产业支撑,还是创新策源能力,都已然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排头兵”。
发展能级迈上新台阶,携手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2021年,两家新区经济总量均突破4000亿元,合计达到8366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较2020年提升了0.3个百分点,以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5%的国土面积贡献11.3%的经济总量。联合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八大产业旗舰联盟”,携手累计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3个。在首次国家级新区综合评估中,两家新区综合实力进入第一方阵。
城市建设呈现新形态,推动公园城市、智慧城市互学互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支持四川天府新区在公园城市建设中先行先试,开展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率先探路公园城市建设以及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四川天府新区获批全国首个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四川天府新区“新时代公园城市典范”入选中国改革典型案例(2020)。
目前,两家新区联动呈现公园城市应用场景720个、智慧城市应用场景630个,在四川天府新区设“两江路”、重庆两江新区设“天府路”。
发展动能实现新突破,联合打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总部经济等“八大产业旗舰联盟”,汇聚头部企业85家、会员企业510余家,开展产业交流活动120余场。同时,双方共同争取布局实验室(含国家级)12个和大科学装置9个,协同聚集高新技术企业5000余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10个、高端创新人才4000余人;成都超算中心联合两江云计算基地,为400余家川渝两地企业、高校院所用户提供算力服务,共同服务“东数西算”国家工程;联动打造自贸试验区和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进出口总额合计达4232亿元(分别为1329亿元和2903亿元),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比重达到24.4%。
协同发展开创新局面。四川天府新区突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总牵引,以“双核共兴”理念推动与重庆两江新区战略互动,以“总部+基地”模式推动与全省20个市(州)协同发展,以“研发+生产”方式推动与成都8个区(市)县深度合作,以“统筹+协调”设计推动四川天府新区7个片区统筹发展,以“科技+策源”架构推动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成都东部新区和西部(成都)科学城“三区一城”有机耦合,全方位构建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1+7”区域高水平协作新格局。与此同时,四川天府新区与重庆两江新区联合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智库联盟、“两新”党建联盟、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联合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论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紧缺人才招聘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论坛等300余场交流活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从科技、产业、城市、开放,向人文、党建、治理等领域延伸拓展。
C
路径明确
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奋力书写新篇章
6月29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召开。此前,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部署,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也提出“奋力书写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篇章”的重大要求。
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四川天府新区将坚定贯彻川渝党政联席会议系列部署,特别是此次会议精神,紧密聚焦三大核心任务,加快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坚持以功能平台建设为关键,协同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四川天府新区将深化自由贸易区协同改革创新,集成发挥中新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叠加优势,整合放大两路果园港综合保税区、天府国际保税商业中心等开放平台集聚效应,携手重庆两江新区、重庆市巴南区等地建设内陆开放经济实验区,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坚持以要素高效配置为重点,协同筑强产业旗舰。目前,两江软件园与天府软件园正共同打造国家级软件产业地标,京东方重庆公司与成都公司分别在两地启动智慧系统创新中心建设,天府资本公司与重庆两江新区战新服务业股权投资基金共同出资设立10亿元基金,为重庆两江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协同创新提供坚实支撑。
接下来,四川天府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将发挥“八大产业旗舰联盟”撬动引领作用,加快推动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有机链接、协同发展,以产业同质构筑对外竞争的规模优势;加快培育总部经济、文创会展、电子信息等一批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强的新兴产业集群,形成区域发展新的增长点。
——坚持以协同创新发展为支撑,协同建设西部科学城。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持续深化成渝科技协同创新机制,全力推动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在西部(成都)科学城落地落实。
接下来,四川天府新区将携手川渝两地有关部门和机构,联合打造国家大科学装置和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共同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共建西部科学城方面,四川天府新区会同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和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积极参与西部科学城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全力推动成渝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重点产业纳入国家层面顶层设计。同时,与西部(重庆)科学城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共建共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10个方面加强合作,目前正加紧筹备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第一次联席会议,推动14个项目纳入川渝共建重大项目。
在共建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方面,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部署安排,四川天府新区正协同重庆高新区、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川渝两地发展改革委编制《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并已启动建设方案前期研究工作。目前,成都科学城132平方公里范围已落地综合性科学中心“四类设施”项目近4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