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动汽车为主要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具有清洁环保、使用成本低、排放少、能源利用率高等优点,是汽车产业绿色发展、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当前,重庆市电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和市场份额仍较小。在多方面制约因素中,充电基础设施不充分、不均衡及其带来的找桩难、充电难等问题,正逐步成为影响电动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在难题。在监管部门引导下,重庆银行(7.900, 0.07, 0.89%)业保险业机构通过完善授信政策和管理流程,加大考核激励和资源倾斜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措施,积极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但同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
做法和成效
一、加大授信政策和考核激励支持。
一是加大授信政策支持。重庆银行业机构积极加大对电动汽车及其充电设施建设的授信政策支持,部分银行细化制定了专门的充电桩行业或项目信贷指引,部分银行将充电桩产业作为绿色金融支持的重点产业。如,某银行重庆市分行制定了充电桩行业信贷指引,对充电桩行业的客户策略、产品策略、区域策略等进行明确,引导各分支行为充电桩行业客户制定合理金融服务方案。某银行重庆市分行编制了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项目评估指引,对充电桩行业概况、产业特征、发展问题、支持策略等领域开展了全面梳理分析。
二是加大考核激励倾斜。重庆银行业机构从经济资本、绩效考核、内部资金成本、利率定价、信贷计划等多个维度,加大对充电设施等绿色金融考核激励和资源倾斜力度。如,辖内某法人银行通过降低经济资本占用成本、调增员工EVA绩效、提高KPI考核系数、加大FTP定价倾斜、对充电桩等绿色项目实行利率优惠、单列绿色信贷计划等多种方式,加大对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某银行重庆分行将充电桩产业纳入该行“双碳项目”给予利率补贴。
三是加快推进授信合作。重庆银行业机构主动对接和跟进充电设施相关企业贷款需求,量身制定差异化授信方案。如,某银行重庆分行已为两家充电桩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其中为一家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用于采购充电桩相关设备配件,为另一家企业提供固定资产贷款用于公交站点的充电桩建设。辖内某法人银行主动对接和满足某新能源公司贷款需求,该公司现有充电桩40余个,承担某县城内绝大多数电动汽车的充电运营服务,因增加、维修、更换设备及改造场地有资金缺口。
二、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
一是加大特色信贷产品创新。重庆银行业机构推出绿色信用贷款、保理融资、“阳光供应贷”等特色信贷产品,服务充电桩及其上下游企业,部分银行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对接,为区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体化、一站式融资服务。如,辖内某地方法人银行为促进某城区充电桩基础设施的发展,通过与区管委会有效对接,对某公司提供授信专项用于该城区内汽车及摩托车共计4000个充电桩项目的建设。
二是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如,某银行重庆市分行将支持“城市焕新”与服务充电桩建设需求有机结合,创新“老旧小区改造+充电桩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模式,支持某县城老旧小区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和电瓶车充电桩744个,为某城区城市有机更新老旧老区改造PPP项目建设智能充电桩24个。
三是加强充电设施保险服务。重庆保险业机构根据充电设施建设需要,结合相关应用场景,积极开发充电设施相关保险产品,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和使用提供风险保障,包括保障车主自用充电桩安全的外部电源故障损失险、充电桩损失险,防范生产、安装过程中充电桩质量问题的责任险,为充电设施企业安全运营提供财产损失、产品责任、第三者责任综合保障的组合险等。同时,积极推广在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中添加“自用充电桩损失保险”“自用充电桩责任保险”等附加险种,为汽车车主提供风险保障。
三、大力支持充电桩运营行业头部企业。
目前充电桩运营行业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重庆市场主要运营商有星星充电、特来电、国家电网等。辖内银行业机构积极支持充电桩领域在渝头部企业发展,助推充电桩产业规模化、集聚化、高质量发展。以国家电网为例,辖内多家银行机构为国家电网在渝相关企业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国网重庆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等提供综合授信和融资支持,主要信贷产品包括供应链融资、法人账户透支、流动资金贷款、票据业务、保函等。在辖内银行机构支持下,国网重庆电力公司已打造形成重庆“一环十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实现38个区县充电桩全覆盖,聚合全市车桩企业近160家。
困难和问题
一、重资产模式前期投入较大、投资周期长、维护成本较高,市场化信贷融资难度较大。充电桩运营行业属于典型的重资产模式,具有初期投资大、导入期长、更新速度快、运营维护成本较高等特征。从目前的市场情况看,除政府补贴外,充电桩运营企业营业收入主要是电费收入和服务费收入,普遍难以覆盖资产投入和运营维护成本,大多数处于亏损状态,难以达到市场化信贷融资条件。从充电桩行业发展阶段和现状来看,产业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金融支持方式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二、充电桩资产管理成本较高,担保方式创新难度较大。充电桩项目运营场地大多是公共停车位或通过租赁等形式取得,企业资产主要是分布较为零散的充电桩,盘点、评估及风险管理成本较高,融资模式特别是担保方式创新难度较大。在项目收益偏低且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充电设施运营企业仅凭充电设备难以向银行机构提供足额的第二还款来源。
三、传统插电式充电桩面临一定的技术路线替代风险,银行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有顾虑。目前,我国的充电设施主要集中于充电桩。随着无线充电等新技术、换电等新模式的发展,未来传统插电式充电桩存在一定的替代风险,银行按照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原则向传统充电桩运营企业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有一定顾虑。
四、充电设施安全风险隐患不容忽视,相关风险意识及保险保障有待加强。随着充电设施建设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国充电设施相关安全隐患和风险事故也频频发生。与此同时,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及使用方主动防范和管理充电设施安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特别是运用保险产品分散和控制风险方面有待加强。
政策建议
一、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鼓励银行保险机构在依法合规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充电设施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开发适合充电设施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加强多方合作联动,通过投贷联动、银保合作、联合授信、股债结合等方式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支持力度,提升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促进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大充电基础设施配套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对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的财政补贴力度,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建立与充电设施利用率、服务质量挂钩的运营补贴标准,研究推动成立绿色产业基金、建立绿色金融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等措施,为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化融资创造更好条件。
三、搭建充电设施信息共享和融资对接平台。搭建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重点政策、重点项目、企业白名单等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加强政府、银行保险机构、企业数据对接,通过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开发政银企互动场景,搭建线上融资服务支持平台。
四、强化充电设施安全管理及保险保障。加强充电设施生产、建设、运营、使用全过程安全管理,提升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及使用方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加大充电设施相关保险知识和保险产品宣传推广,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风险保障作用。
(作者系重庆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上一篇:重庆这个小镇的绣球花火了
下一篇:重庆自驾游最佳5个景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