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山水经济”进阶 富新“万象更新”

2025-04-03 09:55:16 来源: 阅读:

  途经绵竹市富新镇,在文永村文永里入口处,用“笔墨”打造的“笔林墨池”成为该镇的一个文化标识,寓意笔墨田园、翰墨文永。

  富新镇地处德阳、绵阳“两市三县”交界处,凭借省道穿行、环线环绕、铁路通达的立体交通网络,锚定“一山一河一园区”战略,以“笔墨”为犁,在川西大地上耕耘出绚丽的时代华章。

  山河为媒

  文旅融合激活绿色动能

  在富新镇,周家山层峦叠翠,是文旅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该镇依托其自然禀赋,开发周家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整体布局登山栈道、山地运动基地、康养休闲区、农耕体验园等多元业态。2023年,周家山旅游基础设施项目成功纳入省级重点。阳春三月,山间清风与田园诗意交织,正吸引着八方游客驻足流连。

  行走在绵远河边,只见碧波荡漾,不仅灌溉了农田,也滋养着富新镇的“蓝色经济”。该镇总投资3.18亿元的智慧水产现代养殖基地盘活千亩河滩地,构建“种苗繁育—生态养殖—水产集贸”全产业链,并延伸出河鲜美食、渔趣研学等消费场景。项目投产后,年产值预计超5600万元,形成“靠水吃水”的产业经济。

  园区为核

  现代农业擎起振兴脊梁

  走进富新镇绵远河粮油园区吉兆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小麦郁郁葱葱,蔬菜长势喜人,处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农田没有改造的时候,路不通,机械也进不去,影响了农业生产。现在好了,农田集中连片,道路沟渠平整通畅,可以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了,节约了不少人工。”村民范兴云说。据悉,该园区实施高标准农田提质增效,机械化率达92.8%;农事服务中心串联产销,带动农户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富新镇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抓手,坚持“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围绕建设生产基地、培育经营主体、推进产业融合等重点任务,培育建设一二三产融合、产加销游一体、产业链条完整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并争创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同时,发挥园区大党委作用,构建“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园区”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民生为基

  幸福图景缀满乡间阡陌

  富新镇的蝶变,不仅见于产业宏图,更写在百姓笑颜中。“口袋广场”点缀乡间,回澜大道延伸段沿线两边风貌整治化身“风景长廊”;绵远综合市场焕新重生,终结40年“民生困局”;“厕污共治”覆盖千家,碧水清波映照宜居新貌。民生工程从“纸面”落到“地面”,让“路畅、水清、房美”成为富新百姓的生活日常。

  三月的春风唤醒文永村百亩桃林,千树万树粉霞竞放,如诗如画。近日,该镇的第三届桃花节开幕,推出“美食地图”,打造“旅游精品路线”,创新设置“桃林祈福”“汉服快闪”“研学体验”等特色活动,将生态资源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

  人气爆棚的文永村,2014年还是德阳市级贫困村。10年来,该村通过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打造“翰墨文永”文旅品牌,不仅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还成为文旅名村,印证了农文旅融合的无限潜力。(记者 陈晓霞)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