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融“思”促法宣。组建“小冬红·先锋护绿”环境资源审判团队,不断创新普法宣传方式方法,采取“开学第一课”、专题日宣讲等方式进乡村、进学校、进景区、进机关开展普法宣传,筑牢司法屏障。截至目前,下乡宣讲过3次,宣讲涉及老百姓500余人,发放宣传册或者宣传单200余份。
⑵融“审”促警示。审判团队与乡镇通力配合,创新审理方式开展巡回审理,庭审以汉藏双语方式开展现场释法,发放以案释法宣传资料,达到“审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片”的良好办案效果。建立警示教育基地3个,补植复绿基地1个,进一步提升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⑶融“制”传共治。建立健全“一镇(乡)一法官”工作机制。通过法官下沉基层、司法服务下沉基层,推动行政执法与环境司法有效衔接,坚持将党建触角延伸至基层社会治理,向相关部门、乡镇、企业发放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建议5份,推进环境资源保护执法司法与重大项目建设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