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实施产业共兴行动。以“三江六带”现代农业产业带为抓手,全力推进四园区一厨房项目,建成特色产业基地10.8万亩、达杠苹果等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实现全市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村破万”,同比增长248%,18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破百万、塔公村破千万,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成果成为全州典范。
⑵实施民生共享行动。协调川藏铁路等大型建设项目,吸纳群众就业1049名,开发公益性(类)岗位1535个,实现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实现脱贫人口人均年纯收入1608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⑶实施和谐共处行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家庭”实践行动,成立“石榴籽工作中心”17个,实现5807名公职人员联谊26392户家庭,收集和办结群众诉求320余条。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⑷实施家园共建行动。持续推进“三大革命”,落实奖补资金3105.2万元,新改建农村厕所6886户,城乡生活垃圾收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获批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成功创建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