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庭!”一声清脆的法槌声在绵竹市汉旺法庭内响起。然而,坐在审判席上的不是真正的法官,而是一名中学生。他身穿黑色法袍,神情庄重,有条不紊地主持着庭审。台下,来自德阳市、绵竹市和汉旺镇的三级人大代表、学校师生全程凝神观看——这不是真实的审判,却比任何传统普法课都更加深入人心。
这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是绵竹市深化“三官”(法官、检察官、警官)进家入站工作机制的一次生动实践,源于不久前德阳市人大代表王德会、汉旺镇人大代表程丹在接待选民时听到多位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及社区群众集中反映学生对校园安全、自我保护及法治教育的忧虑。“孩子对法律没概念,我们真担心他们在学校遇到问题不会处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绵竹市汉旺镇人大主席团迅速启动“三官”进家入站联动机制,迅速将群众诉求函告汉旺法庭,并抄送检察院和公安联络点,请求协同办理。
令人惊喜的是,司法部门反应迅速,与人大代表一拍即合:“为了让孩子们有深刻的法治意识,我们要把法庭‘搬进’校园,把学生‘请进’法庭,让他们亲身体验!”在代表“点题”、法官“编剧”的精心策划下,一场围绕校园偷窃、网络欺凌、毒品犯罪等真实案例改编的模拟法庭应运而生。
学生们穿上制服,化身“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严格按照法律程序,演绎了一场完整的庭审。从举证质证到法庭辩论,每一个环节都有板有眼,让观摩的代表连连赞叹:“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参与扮演“辩护人”的高一学生王同学兴奋地说,“以前觉得法律条文很枯燥,但通过亲身参与,我不仅记住了相关知识,更懂得了遇事要找法、解决问题要靠法。”模拟庭审后,绵竹市法院汉旺法庭的指导法官进行了专业点评,将生硬的法条转化为易懂的生活道理;人大代表则从履职角度分享感受,鼓励青少年争做知法守法的时代新人。
这种“沉浸式体验+专业解析+代表引导”的模式,实现了普法教育从“说教式”到“参与式”的转变,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这场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三官’进家入站机制的真正价值。”绵竹市汉旺镇人大主席团负责人表示,“它不仅是搭建一座桥,更是织就一张网——一张由人大代表牵头、司法机关主动作为、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青春防护网。”如今,汉旺镇正将此次“模拟法庭”的成功经验转化为长效机制,推动“三官”进家入站工作走向常态化、品牌化。从青少年普法到乡村振兴,从矛盾化解到基层治理,这座联动履职桥正在不断延伸,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记者 陈晓霞 通讯员 赵旭东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