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青少年科学素养教育,丰富暑假生活,近日,罗江区“气象解码·文脉寻踪”系列暑期研学实践活动举行。该活动通过一日研学之旅,让青少年在探索气象奥秘的同时感受历史文化魅力,为“气象+文旅”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研学队伍首站来到罗江区气象局。在智能监测场内,雨量筒、风向标等气象设备引发孩子们的浓厚兴趣。“当雨量筒的翻斗每翻动一次,就记录为0.1毫米的降雨量。”气象专家细致讲解仪器原理,孩子们认真记录,不时举手提问。
在人影作业装备展示区,三七高炮和火箭发射架的亮相引发孩子们的阵阵惊呼。气象专家用通俗语言向他们解释人工增雨原理:“当云层水汽充足时,发射含催化剂的火箭弹上去,就能‘唤醒’水汽凝结成雨。”孩子们听得入神,眼神里充满了对科技力量的向往。针对孩子们提出的“催化剂是否会掉下来砸到人?”“所有云都能催雨吗?”等问题,气象专家逐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
此外,研学队伍还走进李调元纪念馆,在古籍陈列前驻足,聆听李调元的生平事迹,接受调元文化的熏陶。从气象观测场的科学实践到文化馆的人文浸润,孩子们实现了科学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双重提升。
此次活动创新融合科普教育、文化传承与旅游体验,既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生活,也为地方文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罗江区气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探索“气象+”模式,让气象服务与文化魅力共同助力青少年成长和地方文化繁荣。(记者 赵萍 通讯员 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