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残联始终将党建作为引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红色引擎”,紧扣服务残疾人群体核心使命,构建“党建引领、业务融合、服务创新”三位一体工作体系,通过强理论、严纪律、优队伍,全方位提升残疾人幸福感、获得感,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夯基固本强堡垒,激活党建红色动能。以“党建+”模式为抓手,推动党建与残疾人事业同频共振。创新构建“三级联动学习体系”,通过“党组领学把方向、支部研学深领悟、党员践学促转化”模式,在党支部会前设置“理论学习一刻钟”,系统解读残疾人工作政策法规,累计开展专题学习5次,覆盖党员干部100余人次。实地参观优秀康复机构和创业孵化基地2次,实现理论学习与业务实践同频共振,党员干部政策理解与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聚焦队伍建设,创新“党建+培训”机制,组织170余名基层工作者开展全覆盖培训,将党建实践案例融入业务教学;推行“党建+志愿服务”,组建党员助残服务队,常态化入户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等服务,实现党建关怀向助残实效的转化。
融合业务提质效,跑出服务发展速度。成立由10余名党员组成的“康复服务攻坚专班”与“辅具适配先锋队”,开展“敲门行动”,累计走访200余户残疾人家庭,精准建立需求台账。联动10支党员家庭医生团队,为精神残疾人提供免费送药服务,实现应送尽送,切实兜住健康底线。设立“党员就业服务先锋岗”,组织3名党员干部深入企业走访,挖掘适配岗位。创新“党建+技能培训”模式,聘请2名党员教师牵头开展培训,推动培训工作稳步推进。同时,积极落实惠民政策,让众多残疾人家庭受益,以党建红点亮民生幸福底色。
创新赋能添活力,绘就精神家园新景。成立由10余名党员骨干组成的文体品牌建设专班,创新“党建+项目”推进机制,统筹规划“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党员骨干主动对接场地资源、协调建设事宜,成功新建2个集健身锻炼、党建宣传于一体的自强健身示范点,并以此为依托举办残疾人运动会,吸引超百名残疾人参与,打造家门口的活力阵地。在党组织的协调推动下,主动争取省级赛事资源,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全程保障,成功协办2025年四川省残疾人羽毛球锦标赛,为残疾人搭建起省级竞技舞台。深化党员文艺骨干结对帮扶机制,党员作家、艺术家与残疾人创作者结对指导,助力残疾人作家王忠礼夫妇作品入选四川省作协重点扶持项目,实现文化领域新突破。(赵宇维)